编者按 1月27日至28日,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工作。会上,许多宣传、出版、版权部门和出版单位介绍了工作思路、举措、成绩和经验。这里,我们摘登与会代表的发言,希望
对各地出版工作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五项措施促进版权工作推进
杭州市版权局
近几年来,杭州市打响了“天堂硅谷”、“软件之都”、“动漫之都”的城市品牌,版权相关产业已成为我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形成促进版权相关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我们做了五项工作。
其一,创新宣传手段,强化版权保护宣传力度。2007年我们成立了全国首创的“版权顾问小组”,邀请版权保护方面的专家担当“版权顾问”,为企业版权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其二,优化版权保护执法模式,提高打击侵权盗版效果。在加强版权部门执法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在打击侵权盗版中的作用,建立了版权执法联动机制。2006年,查处了全国中心城市首例音乐著作权侵权案,对4家有影响企业的音乐侵权行为进行了处罚。
其三,创新软件正版化工作思路,认真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2005年,我市完成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2007年启动为期5年的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为版权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其四,创新版权保护管理模式,提升版权保护管理科技含量。2007年投资100万元建设杭州市版权保护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对相关监管对象进行在线管理,发挥平台在版权宣传、版
权管理、版权登记、版权贸易、企业软件正版化、打击侵权盗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五,加强民间版权管理中介机构建设,提升版权保护管理层次。2004年我市成立版权保护管理中心,随后成立了杭州市版权保护协会,一些大型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版权保护机构。
实现出版主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推出了一批大型出版工程,出版了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畅销书,先后有200多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出版销售收入增长率每年均在8%以上;2007年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7.06%,持续稳居全国第一。
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正确导向,自觉服务大局,大力挺拔主业。十六大以来,集团公司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出版项目有76种,入选“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规划39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将于今年4月出版,《中国文库》已推出3辑,“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和长篇小说原创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
二、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转企改制,制定了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办法,使改革工作既维护了稳定,又增添了发展活力。二是科学建立母子公司体制。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分级行使权利,分担责任义务,科学有序运营,推动了出版主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集团公司的整体效益。三是大力推进出版经营方式创新。全集团规划设计了16条图书产品线,并制定产品线经营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全集团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不断解放思想,持续为改革发展注入动力。目前,我们正在全集团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发展”大讨论,引导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激发广大员工支持参与改革、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还在全集团进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相信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中国出版集团的改革发展将会出现一个崭新局面。
自觉主动地推动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也是提升出版业竞争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按照党的十七大、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这次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的要求,积极推动出版事业繁荣、产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始终坚持正确出版方向。一要牢牢把握出版工作导向,二要牢牢把握出版工作“为民”根本。抓住契机,全力推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坚定不移推动出版体制改革。一要健全出版工作宏观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出版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出版工作机制,深化出版领域政事、政企、政资、政府与中介机构分开和管办分离改革,实现出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二要加快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以推进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
(三)大力促进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转变发展方式。从主要依赖数量、规模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大力提高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二要优化发展环境。建议中央进一步完善出版体制改革和支持出版业发展的配套政策,特别是制定清晰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出台推动数字出版发展的行业规范、行业标准和政策措施,并对一些重大文化传承工程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三要整合发展资源。推进以资产、资源为纽带,跨地区、跨部门、跨出版形式的多种联合。
找准着力点推动出版繁荣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下,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出版工作的领导,推动全省出版业繁荣发展。湖南出版集团从2001年开始连续进入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在全国文化产业企业50强中排名第7位。2007年完成销售收入62.72亿元,实现利润3.27亿元。
在工作的着力点上,我们抓住以下环节:
指导制定规划促进发展。我们提出到2010年全省出版产业新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个规划,全省出版界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品牌特色、资本运营、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聚集战略。
推动体制改革促进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部署,我们指导省新闻出版局与出版集团2004年9月彻底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同时将湖南出版集团列为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抓精品生产促进发展。充分运用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于精品生产的投入力度。
加强出版阅评引导发展。我们把出版阅评作为党委宣传部门加强出版导向管理的一种有效载体和常规手段,建立了覆盖全省图书、电子音像、期刊和报纸的出版阅评制度。
严格管理促进发展。几年来,我们建立了出版通气会制度、出版物阅评制度、重大选题报批审核制度,及时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力地促进了出版物质量不断提高。
促进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
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05年完成了工商注册。集团核心企业――科学出版社在2006年北京国际书展和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向欧美国家输出优秀科技图书225项,签约数量居全国科技出版社之首;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科学出版社有114项图书得到政府资助。2007年科学出版社又输出优秀科技图书180项。对于“走出去”工作,我们的体会和做法是:
一、提升理念,明确方向。“十一五”期间,集团将建立集团科技内容资源平台,以适应数字化出版和内容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将集团建设成为中国优秀科技成果的发布中心和国外优秀科技成果的引进中心。
二、加强原创,扩大输出。集团加大对作者的资源开发,一方面加强对国外华人科学家出版资源的争取;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国内作者资源的维护,充分利用集团的优势作者资源。
三、建立机制,培养队伍。集团成立了“走出去”工程工作小组,培养和组织集团图书对外推广工程的基本团队,共同促进英文版图书“走出去”。
四、探索途径,狠抓落实。在“走出去”工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现有产品翻译输出;二是针对海外市场,国内生产,海外销售;三是在海外设立出版机构。这为集团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打开了局面。
五、提升品牌,聚集资源。集团在引进优秀资源的同时,通过海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英文版图书和期刊的合作出版,带动了我们优秀科技书刊的“走出去”。
全力打造出版传媒战略投资者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经重组改制设立的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确定的国内出版传媒业首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2007年12月21日上午,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属中小盘子,但由于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模式,受到投资者和广大股民的充分认可。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改制设立“出版传媒”上市方案,在制度的设计上,确保出版导向和文化安全,严格遵循证券市场规则与标准。
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对一系列工作进行了实践和尝试,既坚持出版业的意识形态特殊属性,又严格遵循证券市场规则;既保证社会效益,又重视经济效益;既确保国有股权保值增值,又给市场带来良好回报,对全国出版传媒业和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借助证券市场做大做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上市不是最终目的,它是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实践过程,目的是充分利用在全国出版业首家上市试点获得圆满成功的先发优势加快发展。目前,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它将设立辽宁出版策划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与亚马逊卓越网战略合作、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升级改造、加快建设北方图书城北方区域出版物连锁经营体系。在条件、时机成熟时,将辽宁少儿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音像出版社并入上市公司,使辽宁出版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更具强势。
肩负文化脊梁使命转变发展方式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在不久前公示的首届出版政府奖名单中,我们有11种图书获奖,位居全国前列。公司销售收入、利润、净资产等主要经济指标也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肩负文化脊梁使命,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落实“十年出版规划”为抓手,加快大型骨干工程出版工作,着力培育“文化脊梁”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数字化条件下,出版社内容提供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具备组织大规模内容创新的能力尤为重要。
二、围绕产品线和品牌建设要求,进一步整合出版资源,构建具有深厚内容资源和强大创新能力的生产组织形式。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加大整合资源的力度,从根本上落实出版单位向内容提供者定位转变的要求。
三、全力推进流程再造和业务创新,打造基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新业务平台,占据业务和技术创新制高点。在内容业务方面,我们要大力推进工具书在线编纂平台建设;在发行业务方面,形成信息化、数字化物流和发行平台。
四、着力拓展市场,培育新的经济成长点,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企业经济结构,形成新的商业盈利模式。我们已经成立世纪创新数字有限公司,全面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形成以教材为核心,纸质、音像、电子、网络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创新协同模式和多点聚利的新的商业模式。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出版企业的制度架构,实现观念、体制、机制的全面转变。积极研究选择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实现上市目标,为新的发展和新的商业模式的扩张提供资金、体制支撑。
新任务新实践新思考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广东已经在地县两级形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三局合一的新格局,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121个县(区)“三合一”试点工作已经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也已顺利组建。它通过整合有限的行政资源和财力,开始按大部门机制进行工作,形成了以城市为主体、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这项工作到目前已走过了磨合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如果说文化体制改革初期,出版部门转变职能,着重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那么,当前要重在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切实转变行政理念和强化服务意识,着重解决发展依靠谁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文化综合执法以出版物市场管理为主,重点是打击非法出版物和其他大案要案。既要为维护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服务,又要打击非法出版物,这两方面不可偏废。另外,要提高这支队伍在社会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相关的政策条文需要进一步明确,包括理顺体制和厘清职责。广东这几年力度很大,几乎为所有市县部门配备了执法车,也配备了一些办公设备。我们很希望经费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十七大赋予我们文化部门的一个新重任和新使命。特别是以农家书屋为标志的惠民工程在全国的推进。去年,广东建了1000家农家书屋,老百姓反映很好,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农家书屋工程为我们行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了载体。
创新管理手段转变政府职能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我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法律设计入手,依法规范管理,建设阳光政府;支持协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管理手段,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在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我们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动出版“走出去”。近年来,我局举办的上海书展已经逐步成为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象征;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纳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筹建出版博物馆,作为出版领域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等等。
我局总结经验,建立并优化了“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体系”,覆盖全市所有出版单位,实现评估机制与书号管理有机结合,有效引导出版单位改善管理。同时建立出版专家跟踪审读制度,形成出版前有效控制、出版中加强管理、出版后及时反馈的工作规范,确保上海每年出版400-500种精品图书,3000种左右重要门类的高层次图书。
我局与市委宣传部共同建立了数字化管理平台,正在筹建出版行业管理信息网络,拟建设网络出版、图书出版监管系统以及“上海国际印刷交易网”(英文版)。积极引导互联网企业建立健全版权管理规范,形成了一批重视版权管理,注重运作规范,具备经营规模的互联网企业。2008年将以筹建浦东张江数字出版基地为抓手,推动上海网络出版有实质性发展,争取在若干年内形成规模。
努力构建中国现代书业第一网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2007年实现总销售87.4亿元(其中,出版物总销售85.7亿元),利税4.72亿元,总资产达到57.17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和市场占有率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我国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着力构建中国出版物第一网,努力实现图书经销商向出版物运营商的转变,精心打造中国书业航空母舰。
目前,集团在江苏省内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型书城为龙头,以中小门店为主体,以校园书店、便民书店、社会书亭为补充,以连锁经营为主,多种购销形式为辅的现代出版物销售网络和营销体系。集团加快省内销售网络建设,2006年,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在江苏落成并正式运营。同时通过抓好重点乡镇新网点建设和积极参与做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集团也加快了省外市场拓展,先后在浙江、贵州、上海、辽宁等省市尝试开办直营连锁和加盟连锁店,与各省400多个销售店签订部分品种连锁供货协议。2007年,与海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揭开了我国书业跨地区战略重组的序幕。此外,集团还创新渠道,提高销售网络的市场竞争力――架构起中心门店、专业门店、乡镇网点、农家书屋、直销队伍、团供供应、流动服务、网点书店、读者俱乐部、超市等十条销售通道;创建“星级门店”,提升新华服务品牌;以“校园人文行”、“社区健康行”、“名人江苏行”3个营销服务为平台,广泛开展宣传、导读、促销活动。
深化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出版社开拓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高校出版社目前已有108家,出版产业特征逐步显现。高校出版社已成为最优秀的高校校办产业之一,2006年12家高校出版社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其中6家进入全国出版社销售收入前20名。高校出版社的图书结构更加优化,增长方式开始转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中整体发展最为迅速、规模实力和影响力上升最快的一支力量。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党的十七大对推动出版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扎实推进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将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推动科学发展,另一个是探索业态的转变。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高校出版社持续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继续加强精品教材建设,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继续提高教材和各类出版物的质量,打造教材和各类出版物的品牌。
积极推动数字出版,努力提供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高度重视数字出版,加快数字技术在出版中的运用,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出版的生产模式、传播方式,推进产业升级,拓展新型出版物和出版服务领域,有条件有实力的出版社按照内容产业的要求打造数字化出版社。自觉地转变观念,积极构建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资源平台及现代出版服务体系,使自己成为相关教育学术资源的集成者、运营者、服务者,为教师、学生及全社会提供可以远程使用、个性化使用的综合性、系统化服务。
打造和谐产业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
浙江新华改革发展的体会是:
一、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中国出版业发展繁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出版的品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5万种到2007年的23万种,图书市场需求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多样化。我们提出抓品种、抓卖场建设就是抓市场,企业的品种规模能力就是未来的市场能力,就是为读者服务的能力。浙江新华投资卖场,扩大营业面积,改造营业场所。到目前为止,卖场面积达26万平方米,是十年前的5倍。去年流转品种65万,一般图书销售14亿元,是改制前的4倍。五年增量10.5亿元,五年平均年增速32%。
二、以集约化和技术进步为中心,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浙江新华提出为了与国际书业抗衡,应该走先集约化的道路。十多年来通过计算机系统连锁完成了资源的整合。浙江新华在连锁初期,对出版社承诺了四个目标:销售上去,退货减少,结算加快,信息及时反馈,现已全部实现。
三、和谐产业链建设,推进行业共同发展。浙江新华的改革多年来坚持“社店联合”、“店店联合”、“省内联合”、“省外联合”、“国有联合”、“民营联合”,始终坚持产业链合作共赢。浙江新华提出和谐产业链建设关键在于科学的设计和架构,把科学发展与和谐关系通过设计有机地统一起来。浙江新华坚持为所有出版社服务,坚持产业链上下游的诚信透明,坚持实销实结,按约付款,促进了产业链和谐,推进了行业共同发展。
自主创新打造国际网络出版平台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重大出版项目终于通过了总署组织的产品鉴定与阶段性项目验收。目前,“中国知网”的出版平台已为《总库》配置了统一且功能强大的CNKI文献检索系统和知识搜索引擎,并按编辑出版标准将14种源数据库,分类汇编为科技与人文社科两大部分、10个领域专辑、168个学科专辑、3856个专题栏目进行规范出版,总文献量已达5000多万篇,每天新增文献约2万篇。
对出版资源的商业化竞争、对出版平台的国际化竞争,是未来学术出版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知网”将全力以赴抓住机遇,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迎接挑战。
首先,打造自主产权、自主运营的媒体化国际网络出版平台。“中国知网”的集成化增值整合出版模式,实现了学术文献资源的广泛、深入利用,也可同时实现其市场价值。
同时,广泛深入合作,带动我国学术出版产业高速发展。对传统出版资源的集成整合网络出版达到一定的出版和市场规模之后,基于已有数字化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直接网络出版将会大规模发展,这也是学术出版产业未来真正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