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祖辈没当过官,到咱这了,领导和群众信任我推我当上了村官。这几年咱福旺村真是生活兴旺,生活水平一个劲儿往上蹿,村民说我是村官三任,砍了“三板斧”让大家伙儿的生活实现了“三级跳”,我琢磨着,这“三板斧”,哪一板也离不开党的惠民政策好,有了这么好的大环境,能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办点实地,这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我们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创造了能人效应的“福旺模式”。福旺人有从事黑白铁加工的传统,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的全面放活,村里的一批能人办起了家庭作坊式的个体企业,从最初加工简单的铁皮水桶、水壶,赶着毛驴走村串巷吆喝揽生意开始创业,形成了家家办厂、人人创业的局面。
我是1986年从部队退伍回到村里的,几年后我也成为山东省退伍军人回乡办企业先进典型,是博兴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福旺模式”后,福旺村的发展如何上一个新台阶,黑白铁市场怎样实现良性快速发展?2001年,当组织上推选我当上村支书后,这些问题摆到了我面前。上任后的“第一板斧”,我就想着把“能人经济”变成“特色产业”。这不是我高明,而是党的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给了我们第二次创业的机遇。我们认识到,一个有活力的市场,必须有一个独具特色和相当规模的产业来支撑,我们开始扩建福旺板材交易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几年下来,福旺已成为江北最大的板材交易中心。享誉全国。板材市场的发展还带动了餐饮、超市、娱乐、物流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形成了“产业带特色,以特色促发展”的发展模式。
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这“第二板斧”,就是对全村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统一设计了“小康楼”,村里90%的村民住了进去。投资60万元,实现了村里七条主干道路的硬化,村里出钱挖掘深井,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民富了,村庄美了,幸福指数写在了村民们的脸上。
近几年,党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按照这一要求,我的这“第三板斧”就开始落实在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2006年,一万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广场向全村男女老少开放,广场上安装不少健身器材,让村民和城里人一样有晨练和晚歇的地方。村里建起了图书室,乒乓球、康乐球等活动设备,组建了村里的业余文娱队,村里有个大事小情,很快就变成了文艺节目,老百姓在喜闻乐见中受教育,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丰富和提升。
细数“三板斧”的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党的好政策在基层农村得到贯彻落实后的结果。在2004年、2007年的后两届换届选举中,我都是全票当选,在福旺这块能人聚集的地方,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能为党的事业做些基层党员该做的事,这是我一生值得自豪的事。(本报记者金振蓉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