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许智宏校长在北大2008年元旦晚会上,为北大学生们演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歌声响起,北大学子们掌声相和,歌声相和。
这歌声已经淡去了,但是应该会是那晚在北大百年讲堂的学子们难以忘怀的,也会是借助网络观看了许智宏校长演唱视频的人们长期回味的一幕。就像现在,这个时候,许校长的白发与歌声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许校长的歌唱得并不那么好,应该没有他做科学家、做校长来得好。但是他那略微走调的歌声,合着他认真歌唱时抖动的白发,合着这励志向上真实直白的歌词,却让人如此感动。
那一刻,许校长似乎不再是我们很多人仰慕的北大的校长,而只是一位可爱的、慈祥的老者;那一刻,许校长似乎不再是那一所北大的校长,而是多少莘莘学子心目中共同的校长。一位网友在看完视频后留言:“幸福的北大学生,我已经无缘做这样的校长的学生!”那的确可以代表很多北大之外学生的心声。这个时候,我们不是为北大心动,而是为这样的一位校长而心动。
许校长在那一刻,没有把自己放进一个“校长”的条框中,没有把自己放进一个“北大校长”的条框里。或者说,他只是把自己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校长来展示,他只是让自己作为自己理解的北大校长来歌唱,为自己的学生们歌唱。
而我们的感动仅仅是因为他的歌声,因为他的白发,因为他的儒雅从容,因为他的突破条框吗?
不是。
准确地说,我们实际是被自己期待的一种理解、一种亲和、一种走近、一种平等、一种认可、一种关怀,竟终于在一位大学校长的身上落实了而感动。歌声仅仅是这种落实的一个表征而已。而这个表征只是扩大了我们对于大学的期待和希望,对于校长们的期待和希望而已。我们就被自己的这种期待和希望而感动。
那,我们需要大学校长们为我们齐声歌唱吗?
未尝不可,不过,当然不是仅仅如此。
就像许校长不仅仅是歌唱着《隐形的翅
膀》的校长,而且他是说出“学者不必‘学而优则仕’”、说出“中国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待遇太低了”、说出“一流大学的建设不能操之过急”、说出“北大招多少‘状元’不重要”、说出“要有宽容失败的胸怀”等名言的校长。
当然,我们也知道,因为是北大,许校长的歌声才会如此远扬,我们有同样情怀的校长、有同样见地的校长、有同样作为的校长,不只在北大,在中国很多的地方,在他们那些学生的心中。我们只是无缘得见他们的名姓和风采。不过,许校长让我们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更期待着他们的出现,他们的光彩。
所以,若干年后,我们回想,有一位校长为我们而歌唱,他歌声悠扬,白发苍苍。我们仍然会被感动。因为他是我们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