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恰同学少年》激励当代大学生

2008-02-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庆环 我有话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激情四溢的集体朗诵,是去年5月的一天北京大学组织的与《恰同学少年》剧组交流会上激动人心的一幕。

交流会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生参加,同学们争相发言,交流会以集体朗诵毛

泽东《沁园春・长沙》开始,以集体朗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结束,显示了同学少年的热情和激情。

类似这样的活动,从去年到今年,在大学校园里举办的可不是一例两例。

自去年春季被称为“红色青春偶像剧”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热播以来,教育部以此为契机,通过组织广大师生观看电视剧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深挖该剧的教育内容,用生动灵活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真善美的标杆,激励当代大学生追求崇高远大的理想、积极向上的风貌、永远探索的精神,以及胸怀祖国的气魄,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种途径保障师生及时收看

“前一段日子,央视一台黄金时段每晚播放《恰同学少年》,学校也开了绿灯,我们可以在电视剧播放期间不上规定的自习。于是,我可以在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中,去欣赏这部颇有教育意义的片子。”这是一名网友所写的观后感中的一句话。可以说,自《恰同学少年》播放以来,教育部门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该剧的教育意义,不仅“开绿灯”让学生收看,还认真组织,通过各种途径保障广大师生及时收看该剧。

据了解,在去年八九月份,教育部就安排中国教育电视台两次播放《恰》剧,并通过远程教育网将该剧送到农村中小学;在第九期、第十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上,教育部专门安排学员利用业余时间集中观看《恰》剧,并组织了讨论。

同时,教育部还向各地各高校下发《关于组织师生观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通知》,各地各高校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师生收看《恰》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九成师生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各地电视台以及网络等渠道观看了该剧;西北师范大学利用暑期,在校有线电视台循环播放该剧;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在校园网上对该剧开放视频点播,方便广大师生随时收看;天津外国语学院购置该剧光盘,安排辅导员组织暑期留校的同学集中观看。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观映氛围

据了解,为了营造良好的观映氛围,各地各高校加强宣传,结合各自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

《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对各地各高校观看《恰》剧的情况进行了综合报道,在文化版上从思想和精神层面对该剧进行深入解读,并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在校报上开辟专栏,连续几个月刊登《恰》剧观后感及相关评论文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了观看《恰》剧座谈会,并在湖南省大学生信息港组织了“观《恰同学少年》有感”全省大学生征文比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会、北京科技大学新风社制作了《恰》剧会刊专版,在同学中广泛发放。另外,江苏、四川、贵州等地的大学生纷纷在网络上开辟《恰》剧观后论坛,许多高校建立了网上评论专题。

《恰》剧的魅力之大,令许多同学一看再看,在北京大学组织的与《恰同学少年》剧组交流会上,有个同学说她都已经完完整整地看过三遍了。“作为‘80后’的我在《恰同学少年》开播的第一天就被它深深吸引,它是一部催人向上的健康作品。《恰同学少年》让我看到的是阳光和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胸怀祖国的气魄,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有志青年的意气风发,看得人眼前一亮。”这篇网友张斐莹发表在网上的观后感,得到了许多大学生网友的认可。可以说,《恰同学少年》为当代大学生奏响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积极引导广泛开展主题教育

从去年6月开始,以“中流击水”(意指当代青年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为主题,围绕“学生应该怎么读书”、“素质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个人命运应该怎样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青年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青春、追求和理想”等话题,各地各高校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了主题研讨、影评征文和党团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华北电力大学组织了“观《恰同学少年》,循伟人足迹,探求学真谛”加强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收看该剧,就“为什么上大学,应该如何求学”进行了深入研讨。西南大学启动了“我们为什么上大学”主题学风教育活动,通过讨论,“学生以成才为志,学校以育人为本”这一共识更加深入师生人心。南开大学、湖北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举办了“立鸿鹄之志,做时代青年”《恰》剧观后演讲赛。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们看着母校历史上发生的伟大故事,受到深刻感染,同学们表示,今天的爱国就是用我们的聪明智慧,用我们的双手,使祖国更加强大!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从各地各高校围绕《恰》剧开展的活动来看,《恰》剧影响深远,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教育意义,发挥了很好的导向功能。《恰》剧立意新颖,清新自然,积极向上,进一步提升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剧中的老师博学多才、为人师表,热爱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争取和创造有利环境,树立了老师的光辉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剧中老师既教书又育人,倡导灵活的教育方式,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揭示了“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发掘特长”的教育规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寓教于乐开展有益活动的重要性;剧中人物身上激荡着自信、朝气、执著、正义,有血有肉,爱憎分明,情感丰满,震撼人心,感人肺腑,成为年轻一代成长的动力,引导青年学生要自觉完善人格,增强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和精神;剧中伟人在青年时代的远大志向和优秀表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青年学生要关心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把小我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恰》剧深深地触动和影响了很多大学生,北京大学一位同学说:“做强国一代,大学生就要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就要做开辟新时代的先导,就要终生学习,积极进取,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促进者和生力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