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名为《节奏之歌――李飚和他的朋友们》。他的外国朋友来自
第一个曲目《鼓动》,先声夺人,用交响乐队的打击乐器奏出时尚的节奏,为当晚的音乐会定了基调。《深溪》原是李飚的朋友菲力普永克创作的一部打击乐二重奏作品,在李飚的建议下改为打击乐重奏。李飚娴熟地在马林巴琴上敲出溪水的涌流之声,就像演奏一件弦乐器那样发出流畅的音响。《戏中戏》是李飚的独奏,这是李飚受郭文景的《戏》的启发而创作的,是他把锣、镲、磬等民族打击乐器与现代生活节奏相结合的尝试。《穆德拉的舞蹈》是用印第安舞蹈音乐元素加上西方和声配器写成的,演出时李飚在一只小军鼓上独奏,四位乐手为他伴奏,众星捧月,极有动感。
李飚是一个艺术品味醇正而又能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感受的音乐家,当晚的音乐会再次证实了这一点。打击乐是一种颇具煽动性的音乐,对一代代年轻人有着永远的诱惑力和煽动性。但李飚不以音乐以外的东西为噱头吸引观众,而是始终向观众展示打击乐本身的艺术魅力,以他的学术性和扎实功底展现每件乐器的动人之处。但李飚并不闭目塞听,相反,他热情地捕捉每一种时尚元素,他敏锐地感受新鲜的生活律动,他尝试一切新的形式。当晚,他身着红装,在朋友们的黑色装束中活脱而出;他游刃有余地鼓动着各种乐器,发出明显有别于他人的美妙音乐――他始终是音乐的中心和灵魂。
演出进行到下半场,座席上的观众终于按捺不住被调动起来的激情,逐渐加入到音乐演出中。他们或随着鼓点击节,或与台上呼应问答。从未见过这阵式的大剧院工作人员,开始还有些慌张,不时去管束那些“不安分”的观众,可是后来发现,几乎大部分观众都不再正襟危坐,于是他们也就明智地随它去了。最后一个曲目叫《腾飞》,是美国作曲家鲁瑟克模仿直升机起飞的声音而创作的,李飚对观众说:我把这首乐曲献给国家大剧院和我的祖国。在鼓乐齐鸣、震撼人心的高潮中,全场变成了狂欢的海洋――台上台下,一起鼓动、一起欢呼。
李飚总不会让人失望。因为在生活面前,他谦逊而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