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把主题定为立足强农惠农,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这一主题的提出有着怎样的背景,农业基础建设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有什么重点?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经济学家。
强基础:突破瓶颈制约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市场化条件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还要不要强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们必须下大决心、下真工夫把农业的基础夯实做强,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这样的主题和各项具体举措突出了中央抓农业基础建设,抓基础性工作的指导思想。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主题放在“农业基础建设”上,有着深刻的背景。2007年,从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到猪肉、食用油等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压力。去年我国CPI同比上涨4.8%,高于年初预定的3%的增长目标。此轮CPI的走高,主要受食品价格上升拉动。下至普通百姓,上至中央都十分关注。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下降,但这并不能改变农业尤其是农产品供给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2007年,在灾害多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农村保持了近几年来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近几年农业农村形势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好,初步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等。农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加强农业基础、突破瓶颈制约、确保农产品供给,是当前保持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所面临的突出任务,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中的基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强调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同时又有重点,那就是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例如农田水利建设、小型水利设施、病险水库加固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指出,“首先,保证农产品的供给要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增产增收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抵抗自然灾害依然要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我国北方是粮食主产区,同时又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农产品生产、储存、流通运输等各个环节也都需要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要想实现粮食的稳定增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首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李国祥说。
李国祥分析说,农业基础建设首先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说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人民公社时期,通过生产队和人民公社体制的建设,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这对抵御自然灾害和改革开放后较长一段时期粮食丰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小型水利设施缺少维护,损毁现象严重,削弱了抗灾减灾的能力。因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并提出要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可以预计,今年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将会有大幅增长。
陈锡文指出,针对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水利建设滞后,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生产长远发展的局面,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以水利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要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和小型排涝设施建设的支持;二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扩大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技术改造规模和范围,搞好节水灌溉示范;三要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四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五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六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幅度”的要求,即大幅度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力度,直接体现了中央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
农业科技推广: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陈剑波指出,农业基础建设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这种物质上的基础,更应该有科技、人才、服务等更广阔层面的基础支撑,一般把后者称为制度基础。两个方面的基础对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极为关键。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业发展中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利用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何在我国农业资源紧缺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根本上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推广,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支撑建设。
“科技推广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可以这么说,在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也许我们并不缺少农业科技成果,而是缺少把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和人才。”李国祥说,长期以来,由于财力不足、人员短缺等原因,我国农业科技难以到达田间,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建设迫在眉睫。
“无论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科技推广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都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这就需要加快相关体制机制建设的步伐。在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上,我们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这一点上,政府和财政应该怎样支持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怎样与农户建立技术推广合作体系,涉农企业怎样把种植和养殖信息传递给农户,都是我们正在并将继续探索的问题,这也就是中央一直在强调的长效机制问题。”徐小青说。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必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农业社会化服务迈出新的步伐,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提高。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等。“相信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无论是公益性的科技成果还是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都将取得新的突破。”李国祥说。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社会
徐小青指出,2004年以来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是一脉相承的,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这里包括了重新认识农业在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也包括工作中要实实在在地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还包括了保障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和各项权益的基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服务和农村公共文化水平;在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和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陈锡文指出,在这部分中,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四个提高”的要求,即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贴标准和逐步提高农村扶贫标准。
陈剑波指出,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制度性基础建设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在组织制度上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农村的金融改革如何为农民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如何在制度上更好的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的发展,如何解决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课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这些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和具体规定,使得农业基础建设的思路更加明晰。从根本上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相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必将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