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别让元宵习俗渐行渐远

2008-02-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丽萍 我有话说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到了,作为正月的最后一个节庆,各地的年俗活动此时也进入了最后的高潮。但近年来,很多地方的元宵传统民俗活动已渐行渐远,难以吸引年轻人,因而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为传统民俗注入新鲜内容和更多的文化

内涵,已成为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元宵应“闹”出特色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民间,有“闹”元宵一说,虽然各地“闹”的方式不同,但内容不外乎花会式的狂欢,包括耍狮子、舞龙、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各种小吃的叫卖和民间工艺品的展卖等。应该说这些活动尤其是耍狮子、舞龙等活动观赏性强,气氛热烈,还是很吸引人的。但有些地方的花会只剩下各种小吃的叫卖和千篇一律的工艺品展卖了,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绝活展示,也没有什么特色产品,有的只是春节庙会人挤人的延续和杂乱,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其实“闹”不只是参观,重要的是参与,如浙江省浦江县的农民自发组织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板凳龙”、“龙虎旗”等活动,耍“板凳龙”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手拿2米多长、类似板凳的木板串连起来,形成一条几百米长的“板凳龙”。人们举着“板凳”,模仿龙舞动的姿势跑动,一不小心就会有人摔出去。按照当地的说法,摔出去的人将交好运。“龙虎旗”则是将三轮平板车装饰上麒麟、狮子、老虎等中国民俗中象征吉祥的动物,由妇女推着跑动,场面热闹异常。这些都不需要高难的技巧,人人参与,热闹非常,元宵的喜庆气氛就“闹”出来了。看来,要“闹”出特色才能吸引人,这特色需要开发,也需经营。

脑筋急转弯不能代替灯谜

观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过去,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特别是到了元宵节的夜晚时分,更是举烛张灯,结彩为戏,供人观赏,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在明清时,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等,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在福建、台湾等地,还有给新嫁女送灯的习俗,因为方言中灯与“丁”谐音,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为了“添丁”。如今,很多地方的大型灯会用上了高科技手段,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但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远不如近年来兴起的脑筋急转弯有吸引力,因而不少灯谜变成了不伦不类的脑筋急转弯题。在灯谜行家的眼里面,类似脑筋急转弯的灯谜实在算不上谜语。想想也是,年轻人中,还有多少人知道卷帘格、秋千格、求凰格、徐妃格、掉头格的呢?少了这些猜谜秘籍,这谜猜起来自然就少了原汁原味。但脑筋急转弯代替不了灯谜,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比脑筋急转弯更具文化品位。

元宵民俗延续并有新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总是与吃连在一起,吃元宵便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元宵又称汤圆、汤团或团子,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呢?因为元宵节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阴历年的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们多取其意,要吃元宵。

其实元宵早已由节日食品变成了日常食品,尤其是汤圆,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货,可以随时吃,但每逢元宵节,街头上买老字号元宵的队伍排得长之又长,即说明人们重视元宵这一食品传统的吉祥寓意。而过去吃完元宵上街游玩的不少活动,也有了新的变化,如海口的换香火改为“换花”,更具时代气息;过去老人把牌坊及其石柱当成是元宵节的吉祥物,多是用身子去靠,用背去磨,说是“祛病”,但现在的青年男女大多是抢着去摸银行的门或牌子,表示新年要发大财,更具现代意识。虽然有些地方的“走百病”、驱鼠、照井水等习俗,已随着日渐城市化的进程而很难见到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亦可适时开发出新的年俗,如中央电视台《正月正晚会――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揭晓晚会》,可能就会成为元宵夜的新年俗。因而年俗也需创新与开发,适合现代文明生活需要,才能日渐焕发光彩和生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