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北部湾,涛声阵阵。
2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自治区主席马飚宣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于2008年1月16日由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
专家指出,这对于广西,对于广西背靠的大西南,乃至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
“窗口效应”益发凸显
赢得发展先机,关键在于找准比较优势。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优势在哪里?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一语概之――“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范围和玉林、崇左两市的交通、物流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拥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该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还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作为通向东盟的陆路、海路要道,在我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独特的地域位置,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当之无愧地成为“南中国的窗口”。
提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以世界眼光,对自身重大发展机遇的深刻审视和完美把握。
2006年3月,已连续举办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广西,提出建设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以此为基点推动中国与泛北部湾国家经济的全面合作。
2006年7月,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进一步提出构建以南宁、河内、曼谷、新加坡为轴心,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两翼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这一构想,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热烈响应。
如今,《规划》获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窗口效应”益发凸显,“国际化色彩”更加鲜明――
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这一定位正是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独特优势,旨在进一步释放潜能,发挥这一区域的带动、辐射、引导和示范作用,”陈宣庆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突出了开放合作的主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将担任更重要的角色。”自治区主席马飚如是说。
开放的北部湾,商机无限。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武告诉记者,“开放合作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主线。引进央企战略,引银入桂战略,引进国际大企业,积极接收东部产业转移……北部湾将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更大发展。”
未来几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三大重点领域,进行港口区建设、高速公路网络、铁路通道、机场扩能、能源基地等方面的综合建设,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努力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四邻宾朋。
科学规划,让“窗口”更亮丽
“主体功能区”,是《规划》中最闪亮的名词。
《规划》明确提出: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统筹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精细化管理”国土空间。
在我国,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国际上也少有理论和实际经验可供借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率先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要求,无疑是对“主体功能区”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实践。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适宜开发的城市地区面积将占总面积的9%,限制开发的农村地区占总面积的56%,禁止开发的生态地区占总面积的35%,包括现有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瑞贤指着经济区示意图向记者介绍。
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合浦山口、北仑河口、党江、茅尾海等红树林保护区、六万山水源涵养重要保护区、十万大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重要保护区、涠洲岛火山地貌自然遗址保护工程等等,都是《规划》列出的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重点。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底色。“我们要努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绿色经济区’。”陈瑞贤说。
不仅如此,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大陆海岸线资源,《规划》将岸线划分为港口及工业、城镇建设、旅游观光、休闲游憩、养殖、生态保护、其他等7种不同功能。同时,为了避免空间布局雷同,还规划了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铁山港(龙潭)、东兴(凭祥)等5个功能组团,对每个功能组团明确了发展重点和方向。
“在经济区内,我们依据城市的自然秉性、发展优势,明确各城市在区域合作中的分工,以此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有分有合,实现错位发展。”陈瑞贤说。
2007年2月14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根据资源、市场、区位等特点,对三大港口进行错位规划――
将防城港定位为综合性港口,是国家跨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出海口;钦州港则是以临港工业开发服务为主的地区性重要港口,重点为后方临港工业提供运输服务;北海港则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
错位发展让三大港口都尝到了甜头。2005年以前,三个港口年吞吐量加起来才3000万吨,还不到广东湛江港的一半。2007年,仅防城港的年吞吐量就突破了5000万吨。
积极探索,构建“广西及西部经济新高地”
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主席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广西的同志一定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
广西在积极探索。广西在务实行动。
“对广西来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举全区之力推进北部湾沿海的开放开发。广西的希望在沿海,潜力在沿海,未来在沿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如是说。
“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构建和形成广西及西部经济新高地。”自治区主席马飚向记者展示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蓝图。
如今的北部湾,风生水起。人们已经听到了北部湾发展的新涛声。
200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9.93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防城港、北海、钦州的增速分居广西前三甲。北部湾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已逐步显现。
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武钢柳钢千万吨钢铁项目、千万亩速生林支撑的芬兰斯道拉恩索和印尼金光集团两大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七个“一千万”项目,以及电子产业、铁路改造等两个“一千亿”项目正进展得有声有色。
七个“一千万”和两个“一千亿”项目的布局,将使广西从“神经末梢”变为“路网枢纽”,并将形成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水泥、粮油食品加工、电子、海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产业以及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等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集群。
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信诚人寿保险、越南西贡商信银行等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陆续登陆北部湾。酝酿多时的一家区域性、国际化、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也有望于不久后登场。
对于不少将目光瞄准北部湾的东盟客商来说,《规划》让他们信心大增。谈起“泛北部湾空中桥梁”的设想,马来西亚马龙航空公司总裁吴国强兴奋不已,他说:“我准备把南宁作为一个空运基地,将顾客从南宁转运到中国各地和中国周边的东盟国家。”
作为沿海经济发展的新一极,北部湾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图为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现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