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个城市会与一个士兵的名字联系得如此紧密,除了抚顺。
从沈阳到抚顺,公交车是“雷锋号”;出了车站,建筑物上,公共场所门前,雷锋的塑像、画像随处可见;雷锋大道、雷锋体育场、雷锋小学、雷锋储蓄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单位比比皆是。
现任雷锋班班长薛步瑞说:“40多年了,雷锋一天也没有离开
从“三月季风”到“365里长路”
抚顺和这个小个子士兵的缘分始于1960年10月。在他入伍来到抚顺仅8个月后,《抚顺日报》便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望花区建设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聘请他为校外辅导员;来到抚顺仅一年,他就当选为光荣的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10月,在他牺牲后不久,抚顺市便举办了“雷锋烈士事迹展览”,组织成立了学雷锋小组。抚顺是全国最早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城市。
1964年建立的“雷锋纪念馆”,是全国最早的“雷锋纪念馆”。45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5000多万人次,并先后在全国58个城市举办过《雷锋精神永恒》大型展览。
抚顺市委书记刘强说:“45年来,不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抚顺市学雷锋活动从未间断过,对雷锋精神的传播从未停止过,走在了全国学雷锋的前列。”
上世纪60年代,伴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昂旋律,抚顺到处是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的温馨画面;70年代,阳春三月里学雷锋的热流,消融了“文革”的冰霜,烘暖了人们的生活;80年代以后,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顶着“雷锋精神是不是已经过时”的质疑,抚顺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停止学雷锋的脚步。
从自发到自觉,从“单枪匹马”到“整体联动”,从“默默无闻”到“品牌化运作”,从“一阵风”到“常态化”、“制度化”,变化的是载体,不变的是精神;变化的是方式,不变的是传承。而这,恰恰是雷锋城发展中的坚守,传承中的创新。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所长翟元斌说,如今人们提起雷锋,已经不仅仅是把这个名字和先进人物个体联系在一起,而是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善良的行为统称为雷锋。雷锋,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雷锋精神,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恒久不变的心灵呼唤。
从“头顶的神”到“身边的人”
20多年前,提到雷锋,人们就会想到这样一幅肖像:手握冲锋枪,头戴军帽,目视前方,气宇轩昂。
那时候,雷锋像是一尊高山仰止的神,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也渐渐地从“神龛”里走出来,还原为可亲可敬可学的人。董皎和她的母亲是抚顺雷锋纪念馆的两代解说员,母女二人共同见证了雷锋从“神”到“人”的转变,一致认为“复原真实的雷锋要比片面拔高雷锋更有示范意义”。
抚顺正是从无数个平凡个体的闪光点中,发现了雷锋精神与时代脉搏的契合点,于是,开始面向一线,面向基层,到本市市民、外埠人员、驻抚部队官兵及抚顺籍的在外人员中去发现百姓中的“雷锋”,从而引发了全市人民心灵深处的共鸣。
中油抚顺工程建设公司三公司维修密封班班长赵林源,只有初中文凭,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密封大王”,先后对全厂75套进口和国产设备密封进行了改造,为企业节约资金1500多万元。
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平岭后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柱,带领乡亲们把一个欠外债27万元的贫困村,转变为一个存款150万元、人均收入3300元的富裕村,乡亲们富了,他的身体却彻底地垮了。在“百姓雷锋”颁奖典礼现场,他被搀扶着走上领奖台,大声地对现场观众说:“只要村民们腰包都鼓起来,我这根顶梁柱就是弯了、折了,也高兴。”
67岁的王芳琪“捡”来一位孤寡老人,侍候了20多年,在自己爱人过世、三个女儿下岗、一个儿子患有精神病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放弃。
正是这些熟悉如邻居,平凡如小草一样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践行着雷锋同志的诺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从他们身上,人们真切感受到了,“雷锋”就在我们身边,“雷锋”就在我们中间。
如今,“百姓雷锋”名称已在国家商标总局正式注册,成为抚顺一块响当当的品牌。
从“一轮明月”到“满天繁星”
2005年10月1日,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市。21岁的重庆科技学院学生李恒太为救落水儿童而不幸失踪,山城重庆3000多万市民为之动容,真诚地把“感动重庆十大市民”称号送给了他―――这个来自雷锋城抚顺的朝鲜族小伙子。
如果说,45年前,雷锋是抚顺夜空的一轮明月,那么,45年来,抚顺市不断涌现出的“百姓雷锋”,就是点亮煤都的满天繁星。
2007年6月27日下午,抚顺市越野长跑俱乐部总经理乔胜利乘坐T14次列车从广州返抚,途经湖南郴州时,从广播中得知一旅客突然发病,情况危机。他自告奋勇,从长沙车站下车,护送病人去当地医院救治,并为病人交了5000元住院押金。雷锋第二故乡的人在雷锋的第一故乡留下了雷锋的足迹。
抚顺矿业集团退休工人郝洪礼,在北京捡到了一只装有19万元现金的背包,在料峭的寒风中守候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和民警一起找到了失主。老人说:“我出生在雷锋的第二故乡辽宁抚顺,不能给雷锋丢脸。”据不完全统计,45年来,抚顺涌现出的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学雷锋服务队6000多个,已注册的学雷锋志愿者11万余人,以雷锋名字命名的站、岗、亭、车、街、路、班组和团队遍布抚顺城乡,胡玉萍、邓凤兰、赵景顺……一批批新时期学雷锋典型如璀璨的繁星,闪烁在煤都的夜空,温暖着无数个家庭的和谐之梦。
抚顺市委书记刘强深有感触地说,作为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精神力量。抚顺有20万下岗工人和十几万城市贫困人口,却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仅两年时间,占城市人口四分之一的棚户区得到彻底改造,老工业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雷锋活动,给抚顺的改革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