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四天破四关
2月20日,继前一交易日突破7.16关口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破7.15关口,以7.1452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至此,4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连续突破4大整数关口,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
长巴曙松研究员说,从市场面分析,外汇供给大于需求,使升值成为可能,进一步看,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贬值幅度增加,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经济衰退带来了压力,同时中国的技术进步速度相对较快,竞争力提升也相对较快,相对于一种贬值的货币,人民币当然会升值。
“但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创新高,其实是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的升值,是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我们不光要看名义汇率,还要比较两边的物价、美元本身的汇率走势;二是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参照一揽子货币,关注有效汇率,美元占的权重大,其他货币占权重小很多,很多时候,美元贬值的幅度大于欧元、日元的升值幅度。人民币对美元是升值的,但对部分其他货币可能并没有升值甚至贬值。”巴曙松分析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教授说,从经济发展角度,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上升,币值则相应上升,人民币就成为较硬的通货。经济发展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货币升值,这反应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当然,最近以来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加快背后有特殊因素。从去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次贷危机波及整个西方金融市场,导致这些国家货币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出现了贬值,人民币升值相应加快,呈现一种“此消彼涨”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室主任易宪容研究员说,由于美国经济次贷问题,美元一直处于贬值的线性状态,这将加速人民币升值,但人民币升值速度与美元贬值速度相比,还是小得多。“此外,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其他货币则可能是贬值的,美元贬值一旦停止,国际货币体系有可能发生逆转,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得以改变。”易宪容说。
“但从近期看,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变化,大宗商品、石油价格涨幅很大,美国德克萨斯油田大面积受灾,加之次贷危机影响,美元下行压力加大。”赵锡军说。
人民币升值“双刃剑”效应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中的经济地位上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受国际经济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
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经济平衡的需要。巴曙松说,当前中国经济失衡表现在多个方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而内需不足;过分依靠投资,而消费不足;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中西部相对较慢;通胀压力加大。而要恢复经济的平衡,通常有两种政策组合模式:一种是本币大幅升值及低物价;二是高物价及低幅升值。过去两年,国内物价压力不大,从事后观察,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物价上涨是消化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元贬值,国际石油、黄金等资源价格上涨,这就要改变过去的政策组合模式。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两防”的调控目标,这意味着中国将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加上较低的物价作为政策选择。
具体来看,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较大。
上海一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我们有一半的业务是出口。过去赚一美元能换回八元多人民币,现在减少到七元多,利润的损失较大。”巴曙松分析说,从出口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受影响比较大的是出口定价能力差、边际赢利空间小、低附加值产品偏多、生产过程对环境、资源破坏大的这类企业。可能这些企业原来的赢利水平也就5%,而人民币升值10%,企业只能面临倒闭。相反,一些定价能力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则不会受多少影响。
赵锡军说,其一,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压力,但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会和动力。企业如何把较低层次的优势转为较高层次的优势,这需要企业进一步努力,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尽可能让出口水平有所提高。其二,人民币升值为对外投资提供了可选择的机会。用人民币购买货币贬值国家的金融资产、股权,将更为划算。其三,人民币升值也为国内市场加强凝聚力提供了机会,中国将可能成为国际资金“集散地”,如果国内金融机构和市场能够科学调度、使用这部分资金,将发挥积极作用。当然,这取决于金融机构的管理能力,否则会适得其反。“无论对于投资还是贸易,人民币升值利弊两方面影响应动态看,如果能很好地发挥金融机构调动资源的能力,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加强政策调控的主动性,是可以趋利避害的。”赵锡军说。
赵锡军还指出,本币升值无疑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贸易顺差,但需看到,人民币升值需把握好“程度”和“节奏”,否则,会影响到国内经济增长。
易宪容也指出,人民币升值不应过快。他说:“人民币升值对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平衡顺差,改变外汇过多问题有积极作用。对于出国旅游来讲,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增加人们的财富。但人民币升值速度太快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可能导致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成本增加,严重的可能引起企业倒闭以及带来就业减少,影响社会稳定。”
更为主动地应对人民币升值
巴曙松介绍说,据测算,去年10月、11月,按月度折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相比汇改前已超过了10%。但中国企业、金融市场开始适应灵活的汇率制度,近年我国外贸总额逐年扩大,出口增长迅速,就表明了其承受力。
“当然,人民币升值有负面影响,这也是经济转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巴曙松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采取新的措施――
首先,受影响的企业要把为外需生产转变成为内需生产。在外部经济减缓时(从去年下半年贸易顺差已在逐季减少),就需要中国经济从过分依赖外部需求转向内部需求主导。而原来企业的劳动者就要付出转移就业的代价。目前正好有这样的机会,冰雪灾害后国家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桥梁、电网投资将加大,有关部门应引导这些企业的劳动者从传统的组装工转向路桥建设、电网建设等方面,这就急需对劳动者加强培训,增强他们转移就业的能力。
其次,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国家应对一些弱势产业给予保护。例如,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人民币升值后可能更多的国外农产品将进入国内市场,对国内农业造成影响,这就要求国家对农村、农业加大扶持力度。我国的财政收入去年已突破五万亿大关,应该说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来扶持这些弱势产业。
赵锡军指出,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有关部门要警惕“热钱”涌入。赵锡军分析,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国外资金进入我国要经过我国相关部门批准才能进入。但“热钱”也有可能绕过正常管制进入国内市场,这就会带来风险,影响我国的股市、房市。
有关专家也表示,人民币升值对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挑战。人民币升值后,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可能引发“热钱”的涌入,导致资金推动型通胀。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加速,部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会直接带来新的物价上涨,这又会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胀。通胀压力需要相关部门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如何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与调控利率方面找到平衡点,需要我们采取更为艺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