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接“辽与金,皆称帝”)原句为:“尽中国,为夷狄。明朝兴,再开辟。廿一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现改为:“元帝国,武功丕。九十年,王朝毕。太祖兴,号大明。十六世,止崇祯。清入关,至宣统。辛亥年,清祚终。前朝史,如鉴在。”下接(“载治乱,知兴衰”
[解释]:“绝宋世”以后,中国有八十多年的元王朝统治,不能不提。再说中国各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旧时说夷狄是轻蔑的称呼,必须改正。明、清两代应该补述。辛亥革命不但推翻了清帝的宝座,同时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意义重大,值得一提。
(上接“幼而学,壮而行”)原句为:“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垂于后。”现改为:“上体国,下亲民。学有成,慰父母。为精英,作模楷。”(下接“人遗子,金满?”)
[解释]:“上致君,下泽民”句,封建色彩浓厚,所以改为“上体国,下亲民”。一个人能做到公忠体国,热爱人民,应该说是高尚的。至于“扬名声”四句,是一种扬名显身、光耀门庭的旧观念。因为父母都希望儿女成才,一个人如果学业有成,当然使得辛勤养育你的父母无比欣慰。能够成为国家的精英,则是当代与后世的楷模。(安徽项明虎)
二
(上接“亲师友,习礼仪”)原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现改为“香九龄,能温席,感亲恩,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念亲情,宜先知。首感恩,次见闻。”(下接“知某数,识某文”)
(上接“知某数,识某文”),增加“神农药,草木体;仓颉字,鸟兽迹;众生命,畏和敬,人文奥,此中擒。河洛出,圣法传,一而十,百千万。阴与阳,曰两仪,太极判,此始分。”(下接“三才者,天地人”)
[解释]:神农尝百草,而黎民有医疗疾病的本草药物;仓颉见鸟兽的足迹,而创制了文字。所以我们要敬畏大自然中的众生生命,并与之和谐共存,因为从生命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中,我们可以求索到人文的精奥。河图、洛书是以数的形式记录和体现我们先圣世界观的文献,河图、洛书的出现,诸先圣对客观世界的哲理思考和认识就流传发展开来。数从一发展到十,而到百,到千,到万,直至无穷,这其实也是人类哲理认识的发展深化。阴与阳,为两仪,太极分判,这两仪就分化出来了。(谭琼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