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2008-03-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6日上午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宏观调控成效明显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在回答有关宏观调控有效性的提问时,马凯说,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主要作用是熨平经济大的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过去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富有成效的。

五年来,中国经济既快又稳的发展,经济增长连续五年保持在10%或多一点,年度之间、季度之间波动较小。更重要的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经济结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包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结果。如果我们认同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好,但又说宏观调控不力甚至失效,在逻辑上讲不通,也不符合事实。

马凯表示,这次宏观调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方面没有伤及经济基本面,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又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步化解。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扭转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年下降的局面,实现连续四年丰收,投资增幅逐年回落,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而形成的几万亿元流动性基本回收,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起伏,这正是宏观调控的最大成果之一。

马凯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投资高位运行、货币信贷还多、顺差比较大等矛盾和问题。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些问题是历史积累下来的,又和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有关,有些问题还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有关,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我们在看到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继续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有决心、有条件、有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在回答当前物价形势的提问时,马凯说,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升引起的结构性上涨,它与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引起的明显通货膨胀还是有所区别的。食品价格上涨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合理的恢复性上涨,这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此外,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也有很大的影响。

马凯表示,价格问题事关全局。当前价格上涨虽是结构性上涨,但要清醒认识到,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对于今年物价调控预期目标设为4.8%左右,他表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是有决心、有条件、有措施的。

“有决心”,就是要切实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特别是要把防止明显通货膨胀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困难再大,也要千方百计努力实现调控目标。

“有条件”,就是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力、物力雄厚,特别是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库存充裕,国内市场完全有保障,日用工业品绝大多数还是供大于求,这些都是我们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有利条件。

“有措施”,就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9条具体措施。概括起来是“一个根本途径、三个关键环节”。一个根本途径是,要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给,一手抓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三个关键环节是,一头抓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做到不断档、不脱销;另一头抓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使低收入群体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中间这一环节要抓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蛊惑人心等违法行为,保持市场正常秩序。

今年南方雪灾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基本趋势

在回答近期雨雪冰冻灾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马凯分析说,第一,灾害对受灾地区带来的损失是严重的,特别是农业、林业、基础设施以及工业生产等影响较大。第二,灾害的影响对全年来说是阶段性的。现在抗击这场灾害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开始进入灾后重建阶段。电力、交通、工业生产都已恢复,农业生产恢复还有一个过程。第三,灾害的影响对于全国来说是局部性的。从农业看,受灾区域主要是南方,受灾品种主要是农业中的畜牧业、蔬菜、瓜果以及林业等,粮食生产受影响不大。从投资看,一月份历来都是投资的淡季,灾后重建也要增加一些投资。从经济总量看,灾害基本没有伤及经济总量比较大的一些地区。总之,这场灾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继续增长的趋势。

马凯说,中国政府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反应是迅速的,应对是及时的,措施是有力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在抢险抗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弱点和不足。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薄弱环节,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稳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回答记者关于稳健财政政策的问题时说,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并加强与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把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和促平衡有机结合起来,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他还介绍了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2008年将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安排中央财政赤字1800亿元,赤字占GDP的比重预计下降到0.6%。安排国债投资300亿元,减少200亿元。将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谢旭人指出,中央财政还将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保障民生。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进一步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奶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并及时完善和落实好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谢旭人表示,中央财政还将大力推进依法理财,抓好增收节支。努力实施好、落实好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央财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谢旭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2008年中央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谢旭人说,近年来,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今年的预算安排中,也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他指出,中央财政今年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合计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增长30.3%。其中,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支出1335.9亿元,增长23.4%。支持农业生产支出3044亿元,着重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谢旭人说,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的支出达到1561.76亿元,在上一年增长76%的基础上,2008年又大幅增长45.1%。中央财政安排654.4亿元,支持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并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中小学寄宿生的补贴力度。

谢旭人说,中央财政还大力支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08年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将达到8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安排126亿元支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安排560亿元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此外,还将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80元。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支持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谢旭人说,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达到2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支持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到50元,中央财政补助比例由去年的三分之一提高到今年的70%。支持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将安排261亿元,在去年财政补助标准月人均提高30元的基础上,今年再提高一倍。安排1263亿元,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从2008年1月1日起按月人均100元的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对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和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等再适当提高调整水平。进一步落实好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货币政策贯彻了“预见性、科学性、有效性”仍需应对新挑战

在谈到货币政策调控成果时,周小川说,五年来,针对双顺差加大、流动性偏多、投资热情高等问题,货币政策不断提高科学性和预见性。与此同时,根据国内国际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把握好政策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加强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进行配合,确保了经济较快平稳增长。宏观调控效果是明显的。

周小川说,货币政策调控还有两个特点。第一,特别倚重改革开放,在改革中逐渐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体系,而金融调控体系也需要微观机制改革的支持。第二,要有一个好的监管机制。这几年来对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工作都得到了加强,外汇管理方面也不断改进和加强。

周小川说,五年来货币政策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宏观调控是一个长期过程。面对今后许多新挑战、新的不确定性,仍需不断研究分析,跟踪形势变化,认真应对,把今后工作做得更好。

在回答是否会利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胀的提问时,周小川表示,人民币适当升值,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抑制通胀更主要的还是靠国内综合措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主要是受市场供求的影响。

关于利率问题,周小川表示,利率政策要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诸多因素,并与货币政策其他措施综合权衡来决定。

次贷影响不可小视

在回答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提问时,周小川说,次贷危机从去年夏天开始,到目前还没有真正见底,影响不可小视。次贷对我国金融机构有一些直接影响,中国金融机构也持有一些次债,但是总的数量和比例都不大。这些投资会有一定损失,但中国金融机构规模比较大,经营状况也比较好,少量损失可以承受和消化。

周小川说,美国经济变化对全球经济,包括在国际贸易方面带来的变化,对中国会有进一步影响,影响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另外,这个影响有可能是一轮一轮的,美国经济调整可能第一轮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比如欧洲,这些国家可能间接影响中国。对此要有充分估计。

他还说,从政策层面来看,美国通过降低利率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美国降低利率以后,对中国利率或者货币政策会有影响。当今全球经济联系密切,过去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利率政策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现在各国利率政策的相互影响比以前增大,对中国带来了新挑战。目前,美国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政策来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会不会在今后一段时间使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进而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也需要观察和研究。

他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局面下,有很多影响超出以往的经验和以往的分析套路,需要给予密切关注。

对有关房贷风险问题,周小川说,中国的房贷起步时间还不太长,总的比重还不算大,仍有发展空间。与美国情况不太一样,我国住房消费信贷条件掌握得比较严,房贷总体质量比较好。但也要关注风险控制。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韩洁、郝亚琳、吴琼、刘文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