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通信学”是武警工程学院的“名牌”学科。调查显示:武警部队“三级网”技术骨干86%毕业于这个学院。
然而,为在变革中求突破,武警工程学院偏从这个“名牌”学科着手,取得教学科研双丰收。
三个不相适应
那年,武警某总队从武警工程学院抢来军事通
由此,武警工程学院党委发现,本校的这个“名牌”学科,存在“三个不相适应”: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与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与创建名牌学科的要求不相适应;学科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
推动学科嬗变
怎么办?武警工程学院党委在深入剖析基础上,出台《军事通信学2006年-2010年建设规划》,按照非均衡发展的思路,集中全院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迅速成长为在全军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专业。他们推动学科进行一系列嬗变。
――为适应武警执勤、处突对通信保障机动性、灵活性、可靠性的要求,对原有专业进行重新梳理,形成武警移动通信及组网、武警处突现场信号与信息处理、武警处突现场数字图像处理等学科专业,强化武警部队“动中通”的保障能力。
――围绕组建武警部队有线综合通信网现实,投入数千万,重点对无线、有线、卫星和机动通信各专业教研室投入,使协同作战数据通信网、武警移动通信和组网、武警通信指挥、反恐作战图像处理和传输、武警C4IKSR系统等具有鲜明武警特色,为执行遂行通信保障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持。
――每年学科教材更新率达30%,教学内容体系与时代发展同步、与部队信息化建设同频共振。
抓好人才工程
没有一流的人才支撑,再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设置都等于零。武警工程学院党委实施“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龙头,以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为重点的”人才战略工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催生优秀人才。依照“军事通信学”《“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措施,5年来选派32名中青年教员到军地高校攻读博士、硕士,4人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深造,12名优秀人才提前晋升,23人被推向教学科研前沿,走向系、教研室领导前台。这个学科点先后完成50余项科研项目,3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在现有98名科研人员中,73人获得硕士以上学历,4人获军队院校育人金、银奖。这个学科近5年的毕业学员中,有10余人荣立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