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发展新支点

2008-03-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谢文 殷泓 我有话说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把优秀传统文化化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

的十七大的这一号召唤起了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这也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开始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代表说:“十七大报告对文化进行了重要论述,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文化专章论述――这不是巧合,它表明党和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体现出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申遗”、“国学热”等文化事件吸引着公众广泛关注和参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正由“淡漠”转变为“喜欢”。“这表明,大家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正在从被动迈向自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张倩红委员说。

去年,我国调整了法定节假日,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列入法定假日。张倩红委员认为:“这些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希望和祝福,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情感内涵。这一调整是社会期待已久的,充分显示了国人日益觉醒的文化意识,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也是一个培育和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的过程。”

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积淀而成

前不久,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代表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保持民族凝聚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义重大。“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纽带。”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委员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需要从青少年抓起。“对于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文化遗产是最生动、最深刻的教材,它能让青少年充分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他们认清自己在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上的位置,从而热爱自己的祖国,珍惜人类的文明。”

既然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和民族认同感如此重要,那么,财政支持从何而来呢?

郑晓幸代表认为,从构建精神家园、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文化民生,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传统文化,为民众提供基本的精神“食粮”――这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应该由政府负责。而山西曲艺团团长马小平代表则建议:“现在各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还不够制度化,投入上随领导喜好变化居多,名人效应比较普遍。建议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确定一个大致的比例。”

软实力:让中国价值影响世界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以来,几年间,已经有200余所“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的今天,人们深深感到,与经济实力相比,我国的软实力发展还相对缓慢。

“西方审视中国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时,已经将视角转向了儒学等文化层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个文化问题,也是民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经济上的崛起不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全部,文化的复兴才是崛起之路上最本质的力量。”李牧代表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星亮委员指出:“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比,文化软实力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以价值观服人。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增强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如何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此,代表委员们可谓见仁见智。

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石愚委员说:“国家应该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中国艺术走出国门,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向世界展示更多高水准的中国文艺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郑晓幸代表指出:“软实力需要硬政策、硬投入、硬指标来支撑。软实力不是软任务,应该把提高软实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将提高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一起纳入政策考虑。”而何星亮委员则认为,提升文化软实力要坚持保护与创新相结合、引进与输出相结合;要通过立法保护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转换与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