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境内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从往日的货分南北,到如今的市场一体化;从早些年的
西部:大开发带来大发展
从2000年至2006年,我国西部地区的GDP六年翻了一番,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到2006年,西部地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4.7万公里,其中面积最小的宁夏高速公路里程已达600公里;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新疆,绿洲面积已由1950年的4万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7万余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1/3左右的内蒙古,如今生态建设治理面积每年达1600多万亩,超过每年1000万亩的沙化速度。
以上数字证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州省安顺市市长申晓庆代表对此感慨万千:“西部大开发助跑了安顺的发展,现在那里县县通柏油路,乡乡通公路,而在战略实施前,仅有30%的乡镇通路;所有的行政村都通了广播电视和农村远程教育网;2007年,安顺市财政收入达24亿元,同比增长30.59%。”
谈起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云南省腾冲县县长张惟建代表也很激动:“制约我们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了解决,今年底,腾冲机场将建成,县城到板瓦、腾冲到密支那的口岸公路也已建好;5年来,全县生产总值增长年均11.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4%,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东北: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
2003年10月,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启动。2007年,《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更加具体地提出,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代表认为,东北要担当起“装备中国”的重任,并努力实现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的历史性跨越。据悉,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去年沈阳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近50%,规模以上企业达412家,主要产品发展到90类、1000多个系列、近万个品种,在全市工业乃至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擎和支撑作用。
从国有企业改革到社会保障改革,从经济布局调整到资源城市转型,从城乡统筹到产业协调发展,东北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吉林省省长韩长赋代表说:“吉林省近年来加大改革力度,两年时间内90%的国企完成了改制;加大投资力度,连续两年投资增长排在全国前列;加大调整力度,民营经济去年增长了33%,县域经济年度增长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汽车等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万元GDP能耗降低4.7%――可以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使吉林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中部: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作为连接东西部和南北方的桥梁和纽带,崛起的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布局均衡、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点。
郑州市市长赵建才代表认为,区域经济的振兴离不开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中部崛起要发挥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的交通为半径,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9个城市。无论是地理优势还是发展潜力,郑州都不可替代,必须努力使之成为在中部地区和全国都举足轻重的中心城市,以带动中原城市群乃至中部的崛起。”
这种开放式的发展思路正在变为现实:去年全面开通的郑汴大道,使郑州到开封只需半个小时,按照市内公共汽车计价,两个城市率先实现了交通融合;新郑国际机场改造扩建一期顺利完工,新开多个国际国内航线,即将成为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新建的郑东新区以优良的环境设施吸引了众多大型活动、会议在此举行;一批优秀的工业企业迅速崛起,郑州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正在逐步增强。
东部:领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正因为有了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中国才有了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素质的显著提升。今天的东部,尽管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仍然致力于做好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劲“发动机”。
在全国区域统筹发展中,也要解决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难题。作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代表,山东省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相信会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费云良代表说,为有效解决山东省东中西部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山东省对五大区域经济板块布局做了进一步整合,明确提出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即“以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为主的‘一体’是优化开发区,以黄河三角洲、鲁南经济带构成的‘两翼’是重点开发区”。对于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积极作用,费云良认为,它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
北部湾:锁定能源、港口两大产业
2008年2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将在开放合作、重大项目布局、金融、保税物流体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武代表认为,由于处于东盟、华南和西南三大经济圈结合部,北部湾经济区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他表示,广西将大力发挥处于中国―东盟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的作用,参与多区域合作,推进自治区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广西正在规划建设三个临海的重大工业园区,即钦州港工业园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区和北海铁山港工业园区,它们将成为北部湾的核心。
据陈武介绍,能源是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在国家批准的规划里也明确提出要建设北部湾沿海的能源基地。作为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另一个龙头,目前广西正在采取措施全力推进港口开发建设。“一是加大深水码头开发建设力度,去年开工建设了9个万吨级以上的新深水码头泊位;二是大力整合港口资源,去年成立了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三是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参与北部湾港口的开发建设。”
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又一重大举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表明:在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道路上,中国走得很稳健,也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