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第一支两面针药物牙膏研制成功,到2008年,“两面针”在国产牙膏阵地已经坚守30年。30年风雨不变,从名不见经传,到在跨国日化企业的强大攻势下,始终站在民族牙膏品牌的领军位置,“两面针”如何常葆年轻活力?
“中草药是我们的灵魂”
“两面针”是第一
两面针,以“入地金牛”之名见载于《本草求原》,又以“金牛公”和“两边针”之名见于《岭南采药录》,是我国两广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有活血、止痛、解毒和消肿功能。1978年,两面针科研人员领风气之先,从一张小小的民间验方中发现商机,确定了两面针药材的提取工艺,推出了添加有两面针提取液的中药牙膏,并一举成名。
1985年,两面针中药牙膏年销量首次突破1亿支。2004年,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同年产销量突破5亿支。2007年,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860%,品牌价值居内资品牌第一。
“中草药概念”对“两面针”的成功固然重要,精益求精的产品研发则更为关键。“广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给两面针的研发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公司董事长梁英奇说,“当时还没有‘自主研发’这个词,但我们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产品做强做大,满足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我们的目标就是用天然、健康和安全的植物,做出真正包含中草药精髓的产品。”
2005年,“两面针”进一步挖掘中草药牙膏的内涵,扛起“中药护龈”的旗帜,旨在区别外资品牌的“化学护齿”理念。水晶护龈、早晚护龈、清热护龈、脱敏护龈等护龈系列牙膏陆续推出,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创新,“两面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中草药是我们的灵魂,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丢。”梁英奇说,“两面针”一要固本培元,继续在发掘民族文化上下功夫,做大了也不偏离民族性这个方向;二要主动学习跨国品牌的成功经验,更好地自主创新。
“不断求变、处处求好”
“两面针”被很多人誉为“好产地,好中药,好牙膏”的“三好”企业,公司董事长梁英奇则深知,“三好”得来不易,“有了好产地、好中药,未必能做出好牙膏,还需要管理、技术、营销各方面的不断变革。”
上世纪90年代,外资品牌牙膏相继瞄准中国市场,营销渠道、销售网络迅速扩张,广告铺天盖地,给国产牙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长期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的“两面针”一度濒临亏损边缘。回忆这段历史,梁英奇感慨万千,“是不断求变、处处求好的创新精神,挽救了两面针。”
“两面针”一改以往陈旧的管理方式,采用发达国家的GAP农业管理模式,规范药材种植和管理的全过程,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优质的原料保证。为了保证两面针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加入牙膏后确实有效,“两面针”于2004年全面启动牙膏技改工程,从德国、瑞士等国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制管生产线、牙膏灌装生产线、全封闭的制膏设备,设备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两面针”积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大力引进一批熟知国际规范、掌握先进技术的国际化人才,建立了业内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对药材功能、产品功效验证、新品开发等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
通过严谨、系统的市场调研,“两面针”还发掘弘扬中药牙膏的众多独特卖点,有重点、有针对地进行品牌宣传,凭借营销创新,进一步巩固开拓超市、商场等民用市场,守护酒店等特殊渠道,加大海外贸易步伐。变则通,通则久。“两面针”的创新之路正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