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及多家省级电视台播出的《周恩来在重庆》,受到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收视率也屡创新高。这部由重庆市和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30集电视连续剧,此前就被媒体视为“红色精品”而未播先火。
《周恩来在重庆》只是重庆市文化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让文化完全“人化”,让主旋
“阳春白雪”不再曲高和寡
“主旋律作品是价值引导、以文化人的重要手段,因此越是主旋律,越不能曲高和寡。”重庆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说。作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唯一的“大制作”,《周恩来在重庆》请来了大名鼎鼎的编剧王朝柱,导演则是他的老搭档,执导过《长征》、《八路军》、《延安颂》的董亚春。有影视界“红色铁三角”美誉的刘劲、唐国强、马晓伟也悉数参演。
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的“三名工程”,使这部主旋律作品从筹备之日起便备受瞩目,各类媒体纷纷在娱乐版抢先发布其“推荐看点”。曾在多部影视剧中成功塑造周恩来形象的著名演员刘劲,也对《周恩来在重庆》充满了期待。他说,这部电视连续剧没有太多传统历史剧的大场面,而是更多地通过周恩来对人对事的细节表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周恩来和一段真实的历史,以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伟人的光辉事迹。
这种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使众多出自重庆的主旋律作品和传统文化精品工程,在市场大潮和眼球经济中大展身手。重庆摄制的《记忆之城》,去年也成功登陆央视黄金时段,并成为全国多家省级电视台反复播放的热门电视连续剧。今明两年重庆还将创作推出《重庆大轰炸》、《重庆保卫战》、《解放大西南》、《江姐和她的战友们》等一批具有时代特点、重庆特色的影视剧作品。
培育遍布城乡的文化引擎
2003年,重庆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市。改革试点给全市文化事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市文化局与广播电视局实质性合并,新成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公司,新组建的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开始履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职能,从而使政府宏观调控、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文化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得以协调发挥。
一些吃惯了“皇粮”的文化单位,被按照缜密的方案改造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市场主体。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将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了经营管理公司,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普遍建立了全员竞争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以及收入分配与业绩挂钩的机制。肩负革命传统文化传播重任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也根据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成立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在创新体制机制的同时,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在“亦城亦乡”的发展思路下快速发展。在重庆重点文化工程重庆图书馆新馆于2007年建成使用后,重庆大剧院也即将落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项目建设是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抓住项目就抓住了文化发展的关键。按照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创效益的思路,重庆实施了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精心储备和实施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今年全市将推进总投资达15亿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市级财政每年还将给每个区县划拨2500万元,主要投入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
适应文化市场需要的体制机制和平台,培育遍布城乡的文化发展引擎。2007年,重庆共有4件作品获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奖和入选奖;在第八届全国艺术节上获得7项大奖。重庆市原创的动漫产品,已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重庆出版集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工程初见成效,被确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去年重庆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近百分之三十,其中超过三分二为民营文化企业创造,文化产业主体多元化发展初显成效。
举手投足都是文化生产力
文化之大,浸润世间万象;文化之小,在举手投足之间。
何事忠说,重庆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宗旨,是“到群众中找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让群众在“文化拥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
正是基于这一宗旨,重庆将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大型文化活动,都办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第十七届全国书市期间,有近60万重庆市民参观和购书,参与各类活动的市民则超过100万人,创造了受到新闻出版总署高度评价的“重庆经验”;首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共有1000万人次参与,参与人次接近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文化艺术节真正成为市民的文化节日。
在重庆的决策者看来,群众文艺并非当然的“下里巴人”。真正优秀的文化产品,应该既有“阳春白雪”的艺术水准和高雅品质,又有“下里巴人”和者众多的号召力。每年数百场的“渝州大舞台”――城乡文化互动工程,正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交互融合的生动探索。不管是专业文艺院团下乡,还是农民演出队进城,演出场所总是“人满为患”。在这样的互动中,不仅提升了专业文艺院团在演出市场的号召力,也催生了一大批类似胶片电影《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乡村文艺精品。
文化的发展成果不仅要外化为市场份额,更应内化为文化承载者的行为。在构建城乡统筹的文化发展平台的同时,重庆市还启动了以“文明巴渝、和谐重庆、做可爱的重庆人”为主题的千万市民文明行动。这一行动包括“人人是形象”礼仪普及、“文明在细节”行为养成、“微笑满渝州”优质服务、“洁净新家园”环境整治等四大活动。自去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向基层发放《重庆市民礼仪手册》30万册,举办文明礼仪培训上万场次,对50多万人次进行了文明劝导。
“人民大众共建共享的文化,是最具竞争力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举手投足都是文化生产力,言行举止关系文化竞争力。”何事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