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谐发展的样本

2008-03-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张娅婧 本报记者 杜弋鹏 我有话说

岱海是内蒙古的一个湖,曾经默默无闻了几百几千年,因为建了一座电厂,观光的、休闲的、划雪的、治溃疡泡温泉的……一下子红红火火得远近闻名。人们不禁要问,电厂太多了,这个岱海电厂为什么名气这么大?

“岱海模式”很独特

岱海电厂是北京京能集团的作品。已投产的两台60万

千瓦大型火电机组以点对网方式直接为北京电网供电。据权威们说,已成为北京乃至华北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点之一。

在别的省份建电厂,却并不只简单地从当地获取资源,而是友好地对待当地生态,将周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统筹考虑,这就叫“岱海模式”。

温泉城,宾馆、滑雪场、文化苑、欧式旅游中心……都是京能集团投资建设的,仅70户人家的义和东村,有接近一半的家庭有人在这些“京能”企业上班。

不会招待宾客,甚至不会规范的端盘子倒水动作……京能集团就找行家里手培训他们,使他们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据介绍,直到2002年,凉城县人均年收入还不足800元,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如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50元和4160元,一举成为中国西部百强县。

这一切当然和“岱海模式”有关。这就是“岱海模式”独特的地方,老百姓对这个模式非常欢迎。

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

现如今,投资建电厂可是发财的好机会,还高风险地搞什么旅游环保开发?是不是有点傻?

据了解,当初京能集团来这里投资,发现这里生态脆弱,加之连续20年干旱得“农民眼睛里的水都见不到了”。现在,岱海电厂1、2号机组烟尘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79.4毫克/立方米、82.3毫克/立方米,不到国颁控制标准的一半;二氧化硫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45.1毫克/立方米、93.0毫克/立方米,大大优于国家颁布要求的1200毫克/立方米指标;氮氧化物最大排放浓度也优于国颁标准。

京能集团先后投资4500多万元用于节水工程,一期两台60万千瓦机组实际年耗水量较常规机组节水50%左右;另外,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实现了岱海区域污水零排放和污水净化利用。专家们说,岱海电厂称得上是资源节约型项目的典范。

还有一个难题:因为建电厂就不让当地引进其他项目,这对于渴望发展的地方政府不公平,实际上也做不到。惟一的办法,就是帮助当地有选择地发展经济。要谋求资源效益最大化,必须综合开发,集约利用。

“岱海模式”从这个点上出发了。

实现了多种利益群体共赢

当年,岱海所在地政府凉城县花20万元请清华大学为岱海码头做一个规划,许多人不理解,认为一个规划值得花这么多钱吗?

后来,京能集团能拿数百万元搞岱海规划,保证了岱海的可持续发展。

如此宏大的工程,一家企业势单力薄难以完成。京能集团与地方政府成立了“岱海旅游区管委会”,共同出资设立“内蒙古岱海保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岱海模式中的创新体制,在于将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主体――企业和政府通过一种纽带整合在一起,使其不是单靠协商而能进行有成效的工作,最终承担起保护与开发建设的重任。

这种整合体制解决了政府和企业的两个“担心”。企业担心一旦效益显现,土地等旅游资源升值,初始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政府担心企业光拣赚钱的事干,而置环境于不顾。

“岱海模式”就这么把两方利益统一到这个利益共同体上。

“岱海模式”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最终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当地群众多赢的结果。

事实证明,“岱海模式”不仅取得了资源效率的最大化,也实现了多种利益群体的共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