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需交流

2008-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庆 我有话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纳米材料,可在最近一期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他的研究成果却被列在生物领域,被称为2007年度的“生物领域的领军人物”。读了一下才知道,他和生物科学家合作发现纳米硅线阵列可以用来诱导干细胞。

科学需要交流,闭门造车不可能出现原创性的成果。杨培东的例

子就是极佳的证明。

我还听说过另一个故事,我所在的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所的佐佐木教授一天和室町英治教授饭后闲聊,佐佐木教授是国际上做纳米层状材料的知名学者,而室町英治教授则是专攻超导材料的知名学者。室町英治教授当然知道超导材料一般多为层状钙钛矿结构,所以对佐佐木研究的钴酸钠层状材料很感兴趣。结果两个组研究共同研究发现该材料在5K下也具有超导性质,和传统的氧化铜高温超导材料具有相似的物理内涵。研究成果发表在2003年《自然》上面,引起了超导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不仅科学家之间要交流,科学家和公众之间也需要交流。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求申请团队需要实施项目的社会教育意义,通俗一点

来说就是必须履行科普义务。实际上仔细想想也是,既然很多基础科学研究不能马上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话,那么唯一能让公众知道你没有浪费他们纳税的钱只能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了。

科学的教育功能是我们长久以来忽视的一环。科学的教育功能并不是简单的说科学家要教育民众,而是要和民众沟通交流。对于民众来说,科学家的一些想法可能启发他们的心灵和对世界的看法。对于科学家来说,民众的疑问会经常引起自身的思考。这样的交流经常是双向的,互相反馈的。科学的交流必定造成双赢。科学事业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补充,需要新思想的不断冲撞。如果青少年在他们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的时期得到一线科学工作者的直接点拨,那么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反过来说,科学工作者的对外展示也会吸引对研究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新生力量,不至于造成‘强扭的瓜不甜’的局面。

科学家不能只看几篇SCI论文,只盯着国家科学奖,应该盯住讲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科学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发现美,体会美和拥有创造美的能力。科学的动力在于交流,在于知识的流动和融汇。

交流是多方面的,可以听报告,也可以喝咖啡聊天,还可以撰写科普小品文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科学知识的流动和交流,才有可能触类旁通,峰回路转,阅尽桃源春色。开放的科学思想不仅仅需要科学工作者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且要开放的眼光接纳和欢迎专业外的“无知者”。科普作品(文字或者实物)不仅仅是面对迫切认识外部世界的青少年,而且也是不同领域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若一味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关起门来搞科研,结果就可能像我当年封闭的大学宿舍一样,需要闻着臭味度过冬天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