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在南京大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各种科技奖励的16支团队中,进入课题组并成为主要完成人的青年学生就有近十位,而参加了科研活动没能在获奖证书写上名字的青年学生和教师还有一大批。南京大学科研队伍的生力军从何而来?南大人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参与科研项目就是最好的培养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这些在南京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的学子们表示,母校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给了他们宽阔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让他们在科研中受益匪浅。
金士当年进入化学化工学院薛奇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时,是配位化学专业硕士三年级学生,也是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研究生期间,他去物理系、数学系旁听了多门本科生的基础课并通过考试,“学院鼓励我们修外专业的课,这对培养学术思想的交叉大有好处,也为我们日后参与科研项目奠定了基础。”
在导师的指导下,金士独立开展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当时,全世界有很多进行相关研究的科学家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做出来的膜强度很差,质量总是过不了关。金士和导师就这一问题讨论了多次,认为“问题可能出在‘水’上”。于是,他将制备出的薄膜重新蒸馏、精制,制出了强度超过金属铝的导电薄膜。金士与指导教师合作完成的该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美国《工业信息报》报道说,“中国人实现了强度超过金属铝的聚噻吩的合成。”
浓厚氛围孕育科学精神
当参与到科研项目之后,年轻的学生们发现,南京大学这16支获奖团队的研究方向、治学方法虽各不相同,但学术氛围和治学精神却是相通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培育了我们的科学精神,导师们的人格魅力和大家风范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左景林博导说,至今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学校大环境和团队小气候对自己的影响。他读硕士一年级时,由于对“光电功能配合物及其组装”这一课题有浓厚兴趣而进入课题组。导师对科学的认真、执着态度,以及对科研思路与方向的准确把握与预见,深深地影响着他。
提前攻博后,左景林投身科研的劲头更足了,在导师的指导下查文献、做实验、写文章。当从文献中看到一种合成多硫配体的最新方法时,他如获至宝。受到导师的鼓励和点拨后,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干起来。当时适逢周末,实验室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自己一连做了两天,顺利合成出新的分子导体前体物。之后,他对这类配体及系列新型导电化合物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凭借对分子导电和非线性光学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左景林捧回了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的获奖证书。
科研探索拓宽成长空间
如今,这些从一项项获奖课题中走出来的年轻后生,科研作风与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陆延青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当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闵乃本院士的研究组,受命用晶体生长的方式制备介电体超晶格材料。读研的五年间,陆延青就像工人一样试工艺、长晶体、磨晶体,周而复始,兢兢业业。时间长了,他渐渐品出了单调背后的“意思”:为什么要这么长晶体?怎样设计温场才能使晶体长得更好?有没有更好的工艺流程……在闵老师的指导下,陆延青终于成功利用晶体生长技术制备了离子型声子晶体材料,开拓了微波波段介电体超晶格研究的新领域。他和导师等合作完成的《离子型声子晶体的光学性质》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现在,陆延青已是南大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科研小组负责人、第9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他说,我也要像闵老师那样教育学生、关爱学生,无愧于教师的使命。
“通过招收研究生,边培养人才、边推进研究工作,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这不仅是闵乃本院士的经验之谈,更是南京大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团队的一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