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日前报道,一位2岁上学、9岁读初中、14岁上高二,在当地被称作“神童”的高二学生,在看课外书被老师批评后,留下遗书跳入校内的池塘,过早地结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这位叫覃瑶的孩子在遗书中说,死可以摆脱让自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的中学生活,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但对于她的亲人、师友以及无数知情者而
教育即生活。我们早已认识到,孩子要学习的远不只是书本知识。但小覃瑶平素喜读杂志、名著,她并不缺少爱好和朋友,即使在遗书中,她也没有忘记关心她的家人。从各方面讲,她与同龄人相比,都算得上心智健全。为什么面对一次批评,她就作出了自杀的决定?
到目前为止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家长、老师、学校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并没有谁应该全部承担孩子自杀的责任,他们只是按照我们一直认同的规则,对孩子做着自己份内的事。
9岁到14岁,本是天真烂漫地看漫画、做游戏的时候,而覃瑶却已经进入了她眼中“有巨大的压力”的高中教育,过早地承担起一个孩子所不应承担的成年期待,而且还得背着那个“神童”的标签。当她因成绩出众而成为家长的骄傲和学校的榜样时,她也因“年纪太小了,智商够了,情商不够”而让家长和老师惟恐有一天她会“泯然众人”。
每个人都有童年。就天性而言,每个孩子都是“神童”,他们有可能或在游戏,或在绘画,或在其他某一方面,展示其出众的才能。只不过,往往只有智力上早慧的孩子容易被我们发现,被发现的孩子们既然过早地被笼罩上“神童”的光环,也就不可避免地过早进入我们成人的世界,按照成人的期待去学习、生活。我们固然可以把孩子选择自杀的举动归于她对自我感受的极度重视,甚至一时意气,我们也可以因此责怪孩子作出致命选择时,不去考虑自己行为对亲人、朋友的影响。但当我们质疑逝者时,也需要扪心自问:我们这样看待她时,是否也不自觉地带上了自私的眼光――她是家长的骄傲,她是学生们的榜样,她是众人眼中的神童――但是有没有人替她想一想,她会不会因为“神童”的标签而成为一群孩子中那个“孤独的人”?
生命的宝贵,在于只有一次。昂贵的生命迫使我们思考,如何给孩子更广阔的自由生长的天空,如何帮助他们在经历生命中只有一次的童年与少年之时,锻出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坚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