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川剧《镜花缘》进入前期排练阶段。该剧取材于清代李汝珍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唐代武则天时期唐敖等人漂洋过海,途经30余个国家,偶遇各种奇人异事的故事。
两年后――2010年3月,“唐敖”将随川剧《镜花缘》再度越洋渡海,向卢森堡、法国、瑞士等地观众展示独具魅力的川剧艺术。
与以往不
好风凭借力:巧妙利用海外投资
川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建华介绍,清代乾嘉时期,川剧在高腔、胡琴、弹戏等几种声腔融合杂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川剧的流播区域也不断扩展,贵州全省、云南大部以及湖北的部分地区皆能见到川剧的身影。从清代至上世纪中叶,川剧戏台林立、班社如云。由于川剧语言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两百多年间,在工余农闲时观看川剧演出几乎成为四川民众唯一的娱乐方式。
然而,随着娱乐方式的日渐多元化,川剧艺术受到很大冲击,即使在川剧发祥地四川,川剧市场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要振兴和发展这门古老艺术,就必须转换思路,在困境中寻求突围。
2007年5月,改编自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川剧《火焰山》,赴法国南希市参加欧洲“Passage艺术节”,这是四川省川剧院首次海外大型商演。《火焰山》以其诙谐的表演、老到的唱功和精彩的绝活让欧洲观众叫好不迭。在卢森堡、法国、瑞士等国的13场演出,场场爆满,广受好评。
“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海外演出的成功,让川剧人尝到了甜头,也让卢森堡大剧院萌发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向四川省川剧院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再创作一部川剧推向欧洲市场。
如何用好这笔难得的海外投资?经过激烈争论,四川省川剧院决定:大胆突破被动承接订单演出的传统运作模式,在核算剧本创作和演员费用等成本的基础上,以实物进行投资,同卢方合作共同开发海外市场。
“在按照投资方要求完成5场演出后,其他场次的票房收入均按照比例进行分成。”四川省川剧院营运总监白中华向记者介绍了合作的盈利模式。
杜建华表示:“这一做法值得借鉴。要改变长期经费不足的困境,川剧院团必须面向市场、面向观众,拓宽发展思路。既要增强海外融资能力,又要核算项目运作成本,在剧目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廖全京认为,“现代戏剧离不开商业意识。戏剧既是精神产品,也是文化商品。过去我们只注重了其精神性,没有看到其商业性。”
“川剧人要从艺术家变成企业家。”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说。
三国联袂:川剧艺术华丽转身
卢森堡大剧院投资、法国著名歌剧导演查尔斯・托德曼执导、中国演员登台献艺,由三国艺术家和投资者共同打造的“川剧音乐剧”《镜花缘》,将完成从本土艺术到跨国艺术的华丽转身。
“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封神’、‘西游’,演不尽的‘列国’、‘三国’;世间般般悲欢事,舞台出出戏曲绝。”这则顺口溜道出了川剧剧目的丰富多样。据粗略统计,目前仅存留下来的传统剧目就有2000个左右。
这些传统剧目经历了“边演边改”的长期打磨,其故事结构、语言风格、表演技巧、舞台设计等都已基本成熟。那么,法国导演为何独独选中从未在戏曲舞台上亮相的《镜花缘》作为此次海外巡演剧目呢?
白中华告诉记者,这主要基于欧洲市场需求。传统剧目中那些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语言,欧洲人理解起来可能要费些周章。而小说《镜花缘》充满了绚丽斑斓的诗意想象,既符合欧洲人的艺术需求,也为“变脸”、“喷火”等川剧绝活提供了表现空间。
“过去,我们的文化产品外销难,原因就在于根本不知道海外观众喜欢什么,更谈不上针对海外市场进行创意设计。”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一语中的。《镜花缘》要想真正赢得海外市场,就必须“按需定产”,要从欧洲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出发,“量体裁衣”。“要主动从我编戏以我为准的思维定势,转变到你看戏以你满意为准的包容理念。”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指出。
“《镜花缘》本质上应是川剧,但在美学呈现等方面要进行创新,要融入更多现代元素,以符合欧洲观众的审美情趣。”白中华说,“由于川剧唱腔优美,《镜花缘》中增加了一些无管弦伴奏的‘徒歌式’唱腔;演出时将同步伴有法文字幕,以便观众理解;服装道具和舞台设计将更加精致唯美;演出时间长度也由国内大幕戏通常的120分钟至140分钟,缩短为70分钟左右。”
《镜花缘》编剧、四川省川剧院艺术室主任郑瑞林介绍,由于小说本身不具备贯穿始终的矛盾主线,因此为剧本再度创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郑瑞林说:“我们充分尊重法国导演的艺术观点和表现意图,因为他比我们更了解欧洲观众需要什么。在与对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我们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剧本已基本完成。
据郑瑞林介绍,剧本选取“君子国”、“双面国”和“女儿国”3个故事串联成完整的情节,保留了小说中的道教文化和东方神话元素,通过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为欧洲观众提供广阔瑰丽的想象空间。
“朝寻云台路,暮登君子堂。”郑瑞林将这句话作为该剧主旨。他希望通过剧中主人公唐敖的经历,向观众传递这样的理念:“善”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自觉地以良善之心、良善之态待人处世,才能构建起完满的人格与德性。
搭建平台:从“望天收”到长期合作
“多年来,四川文化输出大都是以产定销,自己先在‘家’里把剧目编排好,在满足国内演出市场的同时,‘顺便’交流到海外去,偶尔也能承接到一两个商演大单。”四川省文化厅外联处处长严飒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以《镜花缘》为代表的川剧国际化运营模式,让人们进一步思考:川剧如何摆脱“望天收”的侥幸心理,在吸引海外投资、实现多国共同生产的道路上,真正实现同国外长效持久的交流与合作?
“沟通不畅是制约川剧真正走向海外市场的最大障碍。”杜建华认为,“目前通过演出公司向海外输送川剧的做法,成效并不明显。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培养一批既熟悉海外演艺市场,又了解川剧文化的演艺经纪人,为川剧搭建起同海外交流的平台。”
郑瑞林表示:“受到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就目前情况来看,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在海外聘请演艺推广代理。”据介绍,川剧《火焰山》就是通过一位旅法华人担任演艺代理牵线搭桥,顺利走向欧洲市场的。
白中华回忆道,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曾经碰到过许多问题,中方和演艺代理来往反馈的电子邮件就达1000多封。正是因为有了演艺代理这座桥梁,双方的沟通磨合才更加顺畅,并最终保证了演出的成功。
在演艺代理的选择上,郑瑞林认为:“必须能够准确把握国外某个区域的演艺市场规律和观众审美需求,同时也要对国内戏剧发展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本报成都4月7日电)
2007年5月,川剧《火焰山》在法国南希歌剧院演出。
川剧《火焰山》受到法国观众热烈欢迎。
本文照片均由余小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