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08年江西省九江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该市卫生局局长刘少华提出,2008年的工作任务是在更深层次上推进“民本卫生、法治卫生、高效卫生、和谐卫生”的发展战略。九江市以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突破口,因地制宜,“顺”字当先,摸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思路。
“顺
”在及时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05年12月,九江市新农合试点工作在修水县启动。随着工作的稳步推进,新农合在全市扎实开展。省市县三级财政配套资金全部到位,专款专用。刘少华告诉记者,2007年,全市有瑞昌、星子、湖口等8个县(市)开展了新农合;2008年将继续克服困难,努力推进新农合全覆盖,预计全市参合农业人口达到314.5万人,参合率92%,补偿率92.87%。
及时的不仅仅是工作开展动作快,还在于努力简化参合农民的报销程序,让农民感受到便捷。
在星子县蓼花镇仕林村,记者见到了68岁的邹海珍老人。2007年11月5日,她不慎摔倒,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被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住院18天,共花费19686.41元。她儿子胡生平在医院结账时,工作人员告诉他在另一个窗口可以办理直补手续。几分钟时间,胡生平就领到了5909.86元的报销费用,让他连呼“没想到、没想到”。因为按照一般程序,他要拿着医院的费用单,到县乡相关机构办理手续。
胡生平之所以能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务待遇,得益于九江市卫生系统的创造性举措。2007年,在九江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九江市卫生局在江西省率先开展市级定点机构直补试点。4月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先锋,6月在市直所有医疗单位展开。截至2007年底,九江市直医疗机构新农合直补800多人次,补偿资金约120万元,占总费用的30%左右。
“顺”在细致
作为九江市卫生局新农合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曹腊贵和叶红经常到基层调研。起初,一些农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对新农合政策并不热心,原因大多集中在看病的不方便上。比如说,九江的永修县吴城镇离永修县城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到邻县都昌县只需要15分钟。“舍远求近”是人的习惯,吴城镇的农民还是喜欢到都昌县看病。
他们意识到,尊重群众的就医习惯应该成为新农合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准则。在他们的建议下,九江市卫生局率先推行“邻近就医同等报销”试点。这就意味着,在都昌县医疗机构看病的吴城镇农民,同样可以享受到永修县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
使农民感受到了“顺”的便捷,九江市新农合创新探索的步伐继续迈进。“邻近就医同等报销”的外延不断拓展,永修县和邻近的南昌市安义县、彭泽县与安徽东至县达成协议,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在与安徽黄梅县积极接触,为实现双方参合农民跨越市界、省界同等报销模式积累经验。
推行细致的便捷措施不曾中断。近年来,九江市多管齐下,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2007年,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投入近2700万元,用于农村医疗机构的危房改造和设备更新。九江市瑞昌市、永修县率先在村级卫生所实行“三员”制(卫生员、防疫保健员、计生助理员)试点,县财政对“三员”每人每年发放3000元的岗位津贴。刘少华告诉记者,推行这些措施,就是为了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让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