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辈子与雷锋同行

2008-04-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吴溪 通讯员 周国江 石斌欣 我有话说

45年前,一批发掘和宣传雷锋事迹的“第一人”为雷锋品格所折服,立下一个誓言:一辈子与雷锋同行,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他们是:写雷锋故事的“第一人”陈广生;让雷锋事迹见报的“第一人”佟希文、李建羽;说快板赞雷锋的“第一人”朱光斗;演雷锋的“第一人”张玉敏;把雷锋形象搬上话剧舞台

的“第一人”贾六;让雷锋日记见报的“第一人”董祖修;唱歌曲《像雷锋那样》的“第一人”顾威;还有画雷锋的柳青,多次跟踪采访并给雷锋拍照的董哲,编写《雷锋》剧本的田呐、王德英、吴振军、张矢、江波等。

离休后,这些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的老干部,自发成立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满怀激情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情动白山黑水、关内关外。

陈广生是雷锋生前所在团原俱乐部主任、雷锋的战友。1963年2月8日,他撰写的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在解放军报上发表,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上亲笔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永远活在我的笔下,活在我的心中”,是陈广生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身体不好,近年来手又抖得厉害,写字十分吃力,但仍笔耕不辍。他撰写的《雷锋的故事》一书一版再版,累计发行2000多万册,创下中国文艺类书籍发行数量之最。陈广生还发表《雷锋的母亲》、《雷锋的“姐姐”》等大量报告文学。2002年,他带病完成35万字的《雷锋在我心中》,半年时间体重下降20多斤。

这个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的成员、老干部罗木法,收集了全国关于论述雷锋精神的资料达80多万字,利用3年时间,创作长达18万字的著作《雷锋精神新论》,从时代性、先进性、实践性、民族性、世界性等多个侧面,科学系统地阐述雷锋精神的伟大价值和意义,自信地告诉大家“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1998年,他被查出患前列腺癌肺转移。此时,罗木法正在创作另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著作《心灵长城之歌》,得知病情,他没有停笔。手术后,罗木法边治疗边在病床上写,有时疼得实在受不了,就停一停,疼痛过后又继续写作。直到书稿完成,他才松了一口气说:“现在没啥遗憾了。”

1990年,在当年“让雷锋事迹见报的‘第一人’”佟希文的倡议下,李建羽、周振常、洪潮、罗木法、康鹏程、董祖修等老干部共同撰写《让雷锋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延续――新时期学雷锋讲座》一书。目前,这本书发行量达到43万册。近年来,这个学习宣传小组共撰写回忆录、学术论文和战斗史料830余篇,著书达40余部,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后,有人提出雷锋是“超现实的光环”,还有人说“雷锋出国了”、“雷锋精神过时了”。种种冷言冷语,更激发了他们学雷锋的劲头。这个学习宣传小组的成员、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原副部长王致新,离休后义务担任沈阳市北一经小学名誉校长,协助学校抓精神文明建设。他谢绝坐公车,每天蹬自行车七八公里路按时到校,风里来雨里去,一心扑在培育孩子身上。

学习宣传小组的成员、老艺术家朱光斗,台上雷锋精神不离口,台下踏着雷锋足迹走。年过古稀的他仍揣着一副竹板,跑边防,下海岛,钻山沟,北到漠河,南到西沙,为部队、学校、企业、社会团体演出300余场,被誉为“红色曲艺家”。几年来,他们向希望工程、困难地区和下岗职工捐款26万多元,捐物2000余件。

随着雷锋离开人们的日子越来越久,有些青少年对雷锋的认识变得模糊了。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老干部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不顾年高体弱,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担任学校校外辅导员,有的加入省、市、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动上学校、走军营、进社区,为青少年讲理想、讲传统、讲政治,教育未成年人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比如,陈广生一人就担任全国几十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这些年,他奔走于北京、上海、石家庄、天津、抚顺等地大中小学之间,作报告300余场,直接听众达数十万人。为此,他收到的红领巾、校徽、纪念章、感谢信和贺年卡攒了一箱子,但从来没收过一分钱报酬。(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