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态保护同样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2008-04-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何平 我有话说

4月13日,在贵州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专程赴毕节采访。当驱车行进在平坦的贵毕公路上时,窗外山峦沟壑间,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从记者眼前闪过。

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2001年以前,这条142公里长的公路两侧还是地形破碎,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毕节地区

行署专员秦如培如数家珍:从2001年开始,在贵毕公路沿线5公里范围内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8.40平方公里。这片过去满目疮痍、卧泥石遍布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如今正成为沿线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大道。

聂祥仲:“这3亩黄花梨就是我家的‘绿色银行’”

48岁的聂祥仲是毕节市梨树镇保河村村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的地头上给梨树追肥。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自己家里种的3亩黄花梨喜获丰收,产梨1万多斤,按每斤1.5元计算,收入1.5万元。今年看这势头,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3亩黄花梨就是我的‘绿色银行’。”聂祥仲说,“1996年县里水保部门出树苗,我拿出家里的半亩地试种黄花梨树,没想到第3年就收入1000多元,如今3亩地全种上了黄花梨,从‘绿色银行’里的‘生态存折’,每年都能兑换1万多块钱。”

在贵州毕节地区,像聂祥仲这样拥有“生态存折”的农民正逐渐增多。在聂祥仲的示范下,2001年起,村里乡亲开始大规模种植梨树。如今,全村380户共种植梨树1000多亩,去年产梨400多万斤,收入几百万元。

这一切均得益于贵毕公路水土保持大示范区生态建设工程。

毕节地区水土保持办公室主任王兴明介绍说,1996年以前,聂祥仲家的3亩地种植玉米,收入才四五百元。而今山腰配套修了水利工程,蓄满了水,山顶树木已成林。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自从有了“绿色银行”里年年兑现的“生态存折”,保河村农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聂祥仲家住进了楼房,用上了家电。全村半数以上的农户也都买了摩托车。

苟文龙:“烤烟叶子就是我的‘票子’”

毕节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面积达981.1万亩,以前是贵州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1988年,为解决岩溶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问题,经国务院批准,贵州省在经济发展最为贫困落后的毕节地区创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一条通向人与生态良性循环的探索之路,在毕节人民面前铺展开来。

记者见到46岁的大方县桶井村村民苟文龙时,他正在平整烤烟地。“再过一个礼拜就能种了。”苟文龙指着地头用地膜覆盖着的烤烟苗说,“这就是我家‘五子登科’中的‘票子’。”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退耕还林还草种树“系带子”,坡地种牧草和绿肥“铺毯子”,山下建基本农田“收谷子”,发展多种经营“抓票子”――大方县水土保持办公室主任胡显令说,这就是毕节家喻户晓的“五子登科”。

苟文龙家原有4亩地,水保工程实施前,土地贫瘠,“苞谷越种越小,地里石头越种越多”,玉米产量每亩只有500斤左右。

“都是石旮旯地,连浇地的水都没法保障,完全靠天吃饭,大雨一下流失一层土。”苟文龙说,“自从县里帮我们村搞起了水土保持,土层变厚了,水池也修到田间。雨季把多的水蓄起来,旱季用蓄水池的水灌溉,现在是旱涝保收,玉米亩产能达到1200斤。”

农业生产用水问题解决后,苟文龙租起了同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闲置地,10亩地种植玉米,10亩地种植烤烟,轮换种植,每年光农业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

“以前土地薄,种烤烟产量低,烟叶质量不行,现在土地的肥力和用水都能保证,烟叶比以前大多了,能卖个好价钱。”一谈起这些,苟文龙喜上眉梢,“2006年我还在山腰上种了两亩梨树,明年就能挂果了。”

蒋云明:金银花里拣金银

54岁的大方县羊场镇羊场村村民蒋云明,是贵州省第一个种植金银花的农户。

在土地承包到户时,蒋云明分得4.5亩石旮旯地,都是不足0.3平方米的“巴掌土”。蒋云明面对这70%左右都已石漠化的小山包直犯愁:“最好的年成,玉米产量加起来也不过1200斤。”

1987年,蒋云明开始关注药用植物种植,先后从深山中采集约50种野生药用植物在自家的石旮旯地种植。在水利部门支持下,自筹资金1.1万元,利用集雨坪建成2个蓄水池,解决药材种植的干旱补水。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种植金银花、前胡、独活等10种中药材,销往本省和云南、湖北等地。2007年的药材种植收入达3万多元。

在现场,记者看到金银花牢牢固定住岩石,蒋云明根据自己的培育经验告诉记者:“金银花是忍冬科藤本植物,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金银花根系发达,单株覆盖面积有5平方米,含水分在50公斤以上。”

大方县水土保持办公室副主任张平说,在石漠化地区种植金银花等中药材,一方面可遏止石漠化的继续延续,另一方面又能为石漠化地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秦如培表示,毕节生态建设模式正在渐渐发展成形――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和培育有机结合,遏制水土流失,优化生态环境。在生态得以恢复、改善的同时,大力发展烟叶、经果林业和马铃薯产业,让群众在保护生态中增收。(本报毕节4月13日电)

图为4月12日,毕节市清水镇橙满园村村民石莲妹在采摘橙子。杨争红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