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疆发现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

2008-04-1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乌鲁木齐4月14日电(记者王瑟)150多个恐龙足印,分布在1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足迹至少包括两种恐龙类型,均属于肉食性的兽类恐龙。这一消息日前由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主任孙革正式宣布。

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群的地域位于新疆鄯善县以东约30公里的戈壁滩上。恐龙足迹绝大多数呈

三趾形,每个足印均显示了三个大而向前伸出的脚趾,并具尖爪。足印最长的达38厘米,最小的有10多厘米。化石群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长近百米、高约3米的“化石墙”,“墙”面上的恐龙脚印大部分密集排列,朝向四面八方。

专家称,世界各地侏罗纪中期恐龙骨骼化石发现较少,足迹化石则更罕见,此前仅在个别国家和中国四川盆地零散发现过。这批化石群是中德新疆野外科考队去年9月偶然发现的。当时,科考人员先是发现了一个乌龟化石,在整理过程中,恐龙足迹化石群“浮出水面”。从发现至今,科考人员经过反复研究,在上个月才最终证实这是侏罗纪中期的恐龙足迹化石群,规模为国内最大。孙革教授认为,目前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群只占整个化石群的三分之一,这一区域应该有五六百只恐龙的足迹化石。

据孙革分析,发现化石群的这片区域在1.65亿年前,是一个水草丰美、温暖潮湿、河流湖泊环聚的地方。因为这里除了恐龙足迹化石外,还有乌龟和类似于河蚌的瓣腮类生物化石。而从恐龙足迹的方向和排列方式来看,曾有成群的恐龙在此悠闲地生活。

恐龙足迹化石发现者之一、德国图宾根大学维恩斯博士表示,岩面上恐龙足迹呈凸出状,是因恐龙活动时足迹留在泥面上,之后,河水或湖水带来的砂石沉积在脚印上层,在日后的地质形成过程中,下层松软的泥土流失,而上层砂石很坚硬,因此得以保留下来,并形成化石。

此次恐龙足迹化石群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新疆恐龙足迹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深入研究距今1.65亿年前我国西北地区以恐龙为代表的生物群组成、分类与演化,以及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是由中德两国共同创建的,有吉林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和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一区调大队等13家研究机构参与。三年来,联合实验室数十位科学家在我国很多地方发现了大批古生物化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