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我们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此,高职教育需要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突破旧观念,实现“六个转向”
由单一的智商教育转向注重情商教育。智商决定成绩,情商决定成
由单一的灌输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高职教学要在五种新课型(案例型、辩论型、研讨型、参与型、体验型)的基础上,做到五要五不要:要启发式、互动式,不要填鸭式、灌输式;讲课内容要高于课本、活于课本,不要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讲课要有实战内容,多讲案例,不要空对空、就理论讲理论;讲课要旁征博引,富有趣味性,不要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学,不要使学生厌学。
由精英教育转向岗位技能教育。精英教育不体现大众性,不体现岗位技能教育和情商教育,这种教育势必影响学生的择业思想和观念。高职教育是岗位技能教育,一定要走出精英教育的宝塔尖,放下架子,认认真真给学生打造技能,实实在在搞“蓝领”教育。
由应试教育转向创新型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搞好创新型教育。创新型教育出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科研出创新型成果,有了人才和成果,创新型国家才能真正实现。
由整齐划一的共性化教育转向个性化的特长教育。共性化教育淹没了学生特长,泯灭了学生的爱好和天赋,很难培养出更多的专家。岗位千差万别,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也应该千差万别,只有大力开展个性化的特长教育,才能培养各有所长的技能型人才。
德育重点由空泛化的传统说教转向有针对性的教育。要避免过去那种过于空泛化和说教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在搞好正面传统教育的同时,要侧重研究学生心理,能“一对一”地解决问题。
二、突破旧模式,坚持市场导向
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高职办学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技能为本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就业率为杠杆,不断创新课程体系,做到就业围着市场转,教学围着就业转,这样才能构建特色高职教育教学体系。
反弹琵琶,以市场为导向指导专业建设。专业建设要与时俱进,注重研究“两个度”:一是市场关联度,二是社会认可度。只有“两度”双高的专业,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专业。为此,要打破专业设置的一贯制做法,动态调整专业。只有形成这种动态的吐故纳新机制,专业建设才能不断获得创新,适应市场需求。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倡导“三用三精”原则。一是基础课以“够用”为原则,提倡“精选”;二是专业课以“适用”为原则,提倡“精干”;三是实习、实训课以“有用”为原则,提倡“精练”。
建立理论课与实践课对接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变“花卷”结构为“馒头”模式。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严重脱节,形成“花卷”现象。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入手,变“双师”为“双能”,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实践技能,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讲授实践课;其次,在课程安排上提倡理论课进实习课堂,甚至可以直接到实验室上课,边讲边做;同时督促实习课兼顾理论课的讲授内容和进度,使“双课”融合为一体。
三、突破旧机制,实施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岗位技能教育,实习实训是教育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实训场地、设备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甚至有的只是在原来的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根本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发展要求。
1、校企双方互建基地。这是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双赢的格局。一方面,学校可以成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藉此,企业可以拓展员工培训空间,利用高职院校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改变由学校自建基地的传统做法。学校可以对口寻找合作企业,建立长期联系,利用企业积淀的技术力量和现代的机器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校企双方共同肩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2、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建议我国在职业教育上由政府出面搭建企校合作对子,由政府投入在企业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一则减少学校投入上的压力,二则企业共享了资源,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二者互补双赢。为了保障国家投入资金的有效利用和专款专用,可以建立一个由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组成的监督机构,负责资金的投向和管理。
3、政策鼓励企业投入。仅仅把企业作为静态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还远远不够,应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由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投入,把实习实训基地做大,使之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实践教学平台。凡是由企业投入建立的开放共享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议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税收,使企业具有向职业教育加大投入的利益驱动。当然,企业投入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还可以是机器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生活服务,等等。这样,校企双方就能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真正融为一体,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作者单位: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