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宣布:“我们正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铁矿、石油、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更了不起的。”次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议》和《关于建立海南
20年过去了,海南已经由相对封闭落后的海岛,成长为欣欣向荣的经济特区。1987年至2007年,GDP由57.3亿元增加到1229.6亿元,增长21.5倍;人均GDP由939元增加到13361元,增长14.2倍;全口径财政收入由2.96亿元增加到280.2亿元,增长94.6倍;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由986元增加到10997元,增长10.5倍;农民人均收入由502元增加到3791元,增长7.55倍;社会消费品总额由25.79亿元增加到362亿元,增长1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085.3亿元,是前36年(1952年至1987年)的34.7倍。今天,你站在海口世纪大桥时会觉得站到了旧金山的海湾大桥上,你置身三亚椰梦长廊时会觉得置身于澳洲的黄金海岸上。你在环岛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会觉得海南岛很小,小得就像随便画上的一个圆圈。你在美兰国际机场和凤凰国际机场候机时会觉得世界也很小,因为下一站就是欧洲、美洲或非洲。今天,我们可以告慰邓小平同志的是:海南已经初步实现了“好好发展起来”的目标。
事实证明,它不愧为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就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经济体制”,并进行了勇敢而可贵的实验。作为此种实验的成果,企业股份制改造得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证券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等得以成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成为现实。较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海南为全国改革大业作出的一份重要贡献。
也是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它就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个构想的显著特征是:减少机构、减少层次、培育社会团体。于是,党政机构由原海南行政区的118个减少到38个,只相当于内地省级机构的三分之一;不设地区一级行政机构,也不搞地级市管县(市),由省直接管县(市);对社会团体实行“三自”原则,除工、青、妇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逐步实行领导人自选、活动自主、经费自筹。此项改革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历经了曲折和反复,但它的宝贵品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益显现,它为全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随后进行的以“一脚油门踩到底”为代表的一系列战术层面的改革,一方面丰富了前述的战略改革框架,另一方面或许更清晰地定义了体制改革的含义;拆除一切有形无形的“卡子”,让经济发展的快车无障碍通行。今天,大特区人仍然豪情不减当年,以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为己任,努力推动农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完善省直管市县体制,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更多更好的突破。
事实证明,它不愧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20年,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20年。20年来,它至少建造了三种对外开放的成功模式:洋浦模式、博鳌模式和三亚模式。
洋浦模式。洋浦开发经历了起、落、再起、再落、终于发展兴旺的曲折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恰好彰显了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彰显了大特区人不屈不挠的改革创新精神。今天,洋浦保税港区获准设立,成为华南地区首个保税港区,它叠加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开放区域的所有相关功能和优惠政策。在不久的将来,洋浦将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商业储备基地、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成为面向东南亚、连接北部湾、背靠华南腹地的区域性物流和航运中心。洋浦模式的神韵是“自由”,即为人、财、物自由出入提供新的制度安排。
博鳌模式。2001年,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博鳌隆重召开,使得博鳌这个万泉河入海口听渔村一夜成名。博鳌这个名字,似乎是专为国际化准备的;当它写成汉字时,显得十分繁杂;可是当它写成拼音文字BO’AO时,就显得非常简洁;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早就给它蓄入了国际化的灵魂。今天,博鳌已经成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为政府、商界和学术界搭建交流平台”,不仅有亚洲论坛一年一度的年会,近年来还有超过400多个国际国外会议先后召开。博鳌模式的神韵是“平台”,即智慧的平台、思想的平台,它为各路精英和民众的定期汇聚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亚模式。三亚有天赐之美,过去却“养在深闺人未识”。新旧世纪之交,三亚开始做“美丽的文章”,先有“三亚旅游形象大赛”,接着有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尔后有53届、54届、55届、57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在此举行。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使三亚成为“世姐之家”,世姐成了美丽三亚的形象大使。三亚在世姐的衬托下,不仅增添了自然之美,而且拥有了世界闻达的时尚之美。如今,三亚的城市名片“美丽三亚、浪漫天涯”已为全球亿万人所接受、所认同、所赞许。三亚模式的神韵是“美丽”,即以“美丽”吸引国内外的眼球,以美丽创造更多更高的“鹿回头”。
大特区人没有满足于开放的成就,更没有在开放的征程中歇脚,今天,打造“国际旅游岛”成为海南人扩大开放的新目标。可以肯定,“国际旅游岛“所具有的魂灵、品格、气度和魄力,将再一次提升海南对外开放的水平,并再一次为全国的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深刻的启迪。
事实证明,它不愧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
海南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却又较早地将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融入了自己的发展理念。1999年,省二届人大二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从此揭开了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几年来,财政投入到环保方面的资金达数十亿,通过实施天然林、三边防护林、椰林、退耕还林、纸浆林等森林保护与林业建设工程,造林4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68个,形成较为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从1998年到2007年,海南经济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生态水平却稳居全国第一,成为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天堂。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大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驰名品牌。从2000年起,海南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创建文明生态村。经过几年的奋斗,文明生态村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今天,无论你走进任何一个文明生态村,都会看到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纵横交错的硬化道路,清翠欲滴的大小树林,红黄蓝绿的各色花卉。劳作之余的人们,或在树荫下聊天,或在球场上打球,或在文化室里读书,或在农家饭店里招待客人。这一幅幅图景,展示了海南农村的崭新面貌,也展示了“三农”工作的正确路径,还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
“一省两地”、“双大一高”战略的确立和丰富,既开通了一条富民强省的道路,也找到了一条建设生态文明的通途。换言之,“一省两地”不断丰富的过程,就是生态文明因子不断注入的过程;“双大一高”的确立,一开始就以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坚实底蕴。发展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一批工业产业集群,推动旅游业升级转型等等,其底里都是资源、环境、质量、效益的深度考量。在坚持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同时,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主义,其深层都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呼应与吸纳。
事实证明,它不愧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者
近几年来,海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大亮点,就是用小财政办成了大事情。海南是一个小省,人口较少,财力较弱,然而,2005年它在全国率先全部免除了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杂费,2006年它开始对农村小学和初中免费提供教科书,2007年它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至2007年底,全省18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都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01个乡镇卫生院已旧貌换新颜,“参合”农民人数达到421.60万人,参合率已达86.03%,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家计划目标。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海南人民群众对治安的满意率达93.6%,群众安全感系数连续3年超过九成。全省14121个农村安全文明小区中,平安达标12021个,达标率85%。全省保持着三个“零记录”:无重大政治事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进京上访社会事件。
无疑,这个全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又创造了不俗的业绩。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大特区人对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执政理念,对以人为本有着有着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领悟。省委书记卫留成如是说:只有不干事的干部,没有不讲理的群众。省长罗保铭如是说: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政府工作的第一信号。原东方市委书记、现省工商局长黄成模如是说:要群众不上访,干部就要下访。原昌江县委书记、现省林业局长关进平如是说:“教育扶贫”萌生于一次潸然泪下。已故琼中县长征镇党委书记王国雄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却也简单得只有“情义”二字:对老百姓的情义,成就了一个大写的英雄!海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成功探索,不过是将一个朴素的真理还原其朴素的面貌: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立场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视察海南时指出,作为经济特区的干部,一定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和突出品格。这既是对海南过去20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更是对海南未来工作的殷切期待。大特区将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勤于探索、勇于探索、勤于创新、勇于创新,继续当好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继续当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继续当好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继续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者,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征途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执笔:彭京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