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留法博士的军旅传奇

2008-05-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劲松 通讯员滕华先 姚建军 我有话说

1992年,于全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面对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公司的邀请,他婉言谢绝,坚定地选择从军路。16年来,于全攻克制约我军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我军通信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成为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荣立两次二等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荣膺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

兵”。

创新思路攻难关

2003年冬。野战帐篷内,屏幕闪闪。于全带领课题组正在对某新型通信装备进行试验。

科研人员顶风冒雪做试验,采集数据上千万个,自动生成的数据曲线图一张接一张铺开,但“电磁兼容”的技术难题依然没有解决。

“既然强攻不成,能不能采取迂回战术呢?”于全进入长时间的思考。最终,他和他的团队采用“绕开节点问题,从系统求突破”的创新思路,攻下难关,彻底解决了电磁兼容难题。

“于全搞科研,点子多,出奇制胜多。”这是大家公认的。通过改进软件,于全解决了不同体制通信手段的互联互通问题,抢占了世界通信领域的制高点。从1992年到2000年,于全用有限的经费,以平均2年就有1项重大科研成果的速度,先后在5项重大军事通信科研课题中取得突破,其中4项填补国内空白。2006年,于全主持研制成功“某新型通信网络”,再次站上国家大奖的领奖台。

耐住寂寞办大事

2000年,有“获奖专业户”之称的于全突然“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既看不到他发表的论文,也听不到他获奖的消息。

此时,于全正全身心投入研究构建我军某新型通信网。

作为项目总师,于全上海岛、走边关,几乎跑遍军兵种一线部队和军地有关科研院所。那段时间,于全给自己定了“三条规矩”:科研成果不报奖,不写理论专著,不接受媒体采访。

2002年,于全组织的某短波通信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所领导建议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同事也觉得应该申报,但他坚持不报奖。在近6年时间里,于全和他的团队攻克一连串的技术难题,没有一个科研项目报过奖。

于全常说:“耐得住大寂寞,科研创新才能出大成果。”在研制某新型通信网攻关的日子里,于全和课题组成员封闭攻关。许多同事因长期加班,吃不好、睡不香,于全就用相机拍一些大家辛苦攻关的画面,激励大家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调节大家的身心。十年磨一剑。在于全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经过军内外20余家单位、上千名技术骨干的艰苦攻关,成功研制出我军某新型通信网,成功保障了我军多次重大联合军事演习。今年1月8日,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研团队更重要

最让于全自豪的,是他的创新团队。科研实践使他深深懂得,自主创新靠的是团队协作。“造装备重要,造就科研团队更重要。”于全说。

前些年,IT产业发展十分迅猛,技术人员的年薪都很高,年轻的科技干部刘建武多次提出转业,于全不赞成他的选择,对他说,你到地方企业是能挣很多钱,但民用通信90%用的是外国人的标准,重复外国人的劳动,没有一点发明创造的空间,这对一个技术人员是致命的。最终刘建武留下了,如今已成为业务组组长、4项重大课题研究的牵头人。

“一个团队,总要有人做一些技术含量小的辅助性工作,在奖励上也要照顾好,这对发挥团队凝聚力至关重要。”于全说。2005年,按规定,某技术项目有笔奖金发到课题组,几名年轻同志没有落编,就没有奖金,但于全还是把自己的奖金拿出来奖给他们。

于全以他的智慧,带出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科研团队,其平均年龄只有32岁,每年都要承担1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课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