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企合作育新人

2008-05-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曹都 我有话说

当前,很多学校面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南京工程学院学生就业率却连年在江苏省高校名列前茅,连续荣获了“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为何如此走俏?南京工程学院院长陈小虎道出了个中原委: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了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共建实验实习中心

和许多名企共建实验室,把名企生产线搬进校园,是南京工程学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南京工程学院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先后与江苏软件园、美国的GEFanuc公司、日本三菱电机公司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实习中心。在试验中心,这些知名企业投入建设了代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设备,专供学生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使用。

南京工程学院与飞兆国际(香港)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12年的合作共建协议,飞兆公司投资1600多万元引进了SMT自动化生产线,校企共同组建了南京工程学院――飞兆电子与自动化生产实训(实习)基地。该基地两条生产线中的一条用于生产,一条专门用于学生的实训、课程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教学任务。这种将企业引入校园的教学和生产一体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工程实践环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企业文化和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同时,南京飞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也“克隆”到了南京工程学院校园内。“相关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会不断来熟悉环境,参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据飞兆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炎峰介绍,该公司现在的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南京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公司连‘岗前培训’都省了”。

据了解,南京工程学院目前与企业联合共建项目已经达到25个,企业投入设备及资金总额已经达到3.3亿元,受益面覆盖了所有主干专业。

企业参与教学大纲制定

南京工程学院除了邀请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给学生讲述生产一线最实用的技术,还十分注重企业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度。

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中,南京工程学院提出了“三个必须”,即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必须有企业技术专家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经过企业专家论证;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必须经企业专家审定。该学院经常聘请企业专家开展咨询,了解行业技术发展,不断溶入职业元素,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参照相关工程师资格标准,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使各专业的课程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该学院还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编写教材、审阅教材以及教材选用论证,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

作为企业代表,南京扬子检修安装公司经理姜卫忠每年都受邀到南京工程学院讨论学校现有的教学大纲。在该校机械工程学院组织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讨论会上,姜卫忠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建议学校增设“企业标准”方面的课程,这一建议被采纳而且应用到教学环节中。据介绍,该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中,不少专家来自企业。

该校指导委员会成员、世界知名数控公司日本法那科公司技术部长侯长合说:“比如洗衣机,很多大学书本上还是关于单缸的知识,而现在一些大公司的技术早已超越双缸、滚筒,进入电子时代了。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制定,使得学生能接触最新技术,这样的学生当然受企业欢迎。”

校企共建产学研联合体

除了校企共建实验室,企业参与教学大纲指定之外,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建华还提到了秘诀之一,就是重视与校办科技产业联合培养人才,共建产学研联合体。

南京工程学院的学生既可以在校办科技产业里参观、实习、实验、实训,又可以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些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就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毕业设计题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该校每年都要求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校办企业去挂职锻炼,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攻关,教师在校办科技产业里接触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又带回到课堂,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另外,南京工程学院还与企业共同举办教改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该校与企业联合制定了培养方案,采用交叉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利用假期和双休日等空余时间,以“准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以及专门设计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通过主动思考,独立作业,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很多合作企业反馈的信息显示,教改班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都很强。

2007年12月,浙江省电力公司及下属的市、县局公司一次在南京工程学院现场签约40多名毕业生,江苏省、安徽省和浙江省电力公司及南汽集团、南瑞继保等单位每年招聘该校毕业生的数量都是在几十甚至上百名左右。今年的高校就业工作刚刚启动,许多企事业单位就早早排队到该校招聘毕业生。吴建华书记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就业工作尚未结束,该校机械类毕业生的签约率已达到7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