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教育改革

2008-05-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新和 我有话说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规模成倍扩张,招生人数由1997年的100万人扩大到2006年的546.1万人,在校人数由317.4万人扩大到1738.8万人,10年扩大了5.5倍。这种大规模扩张,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尚未摆脱落后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但高等教育在数量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质量问题就成为矛盾的主

要方面。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们要认真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培养标准:由追求学生分数为主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转变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实事求是地说,高等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上还应当下硬功夫。

毫无疑问,这些年大学生的素质是有所提高的,确实造就了一大批有用之才,也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成为新型大学生的典范。对于这些成就及其培养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和发扬光大。然而,现实存在的大量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德育方面。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轻德,以为学习成绩好就是教育质量高,而学生学习的成绩又是以考试分数论优劣。一些学生为争高分或考试及格而抄袭替考,考试秩序混乱、学风不正的现象严重。与此并存的是一些学生的道德素质不高,社会责任感差,诚信意识淡漠,缺少刻苦治学的精神,心理承受力也很脆弱,经不起挫折。有的对社会发展、对祖国前途漠不关心,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风气有所滋长,孝心敬心淡化,文明礼貌缺失,以至哥们义气浓厚。这些消极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却有一定的市场,很容易蔓延开来。

科学地考察,问题反映在学生身上,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仅就学校教育而言,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要求,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客观地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在一些高校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站在战略高度审视,高校能否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否在多元文化中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与整合作用,能否贴近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大问题。

基于国内外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高校的现时情况,我们应当深入领会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由单纯以考分评价学生向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转变,认真贯彻德育优先的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应当成为高校党组织的一项根本任务。

教育内容:由以课本为中心的科班教育向以提高创新能力、创业和就业综合能力为主的专业教育转变

我国的人力资源最为丰富,而高校的功能就是让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造就不同层次的高级人才,包括各个专业的领军人物。然而,从高校的现状看,这一功能还相当乏力,主要问题是教育内容与培养的目标脱节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专业课程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从学科分类出发的,分得很细,而且往往是小而全、大而全。有的专业符合社会实际要求或未来发展趋势,有的则不是现时所需要的,或者过于偏狭,甚至陷于玄奥,在数量比例上也不对称,脱离实际的学科及其课程数量过多。结果所学非所用,就业后真正符合所学专业的不到一半。固然,大学的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完全吻合是不可能的,高等教育应当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总要大体上相适应。基于此,需要我们在认真调查现实和准确预测未来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该扩的扩,应缩的缩,用新的教育理念设置专业和课程。

授课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教材内容、讲授内容滞后、教授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目前仍很突出。比如,学农的、学工的、学管理的不了解农村、工厂及第三产业的实际状况,学经济学的陷入数学模型的推导,似乎学问很深,却不会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更无实际操作能力。学文学的过多地沉湎于古代文学,甚至版本的考据(少数人的研究是必要的),对现实的文学发展状况却知之甚少,且写作和分析能力都比较弱。总体上看,高校教学脱离实际的情况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加突出了。克服这种苗头与倾向,应当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专业知识与创业、就业脱节。目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后者更为尖锐。从学校自身审视,主要是在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以及增强其创新能力上,诸多环节的工作还不到位。不少毕业生反映,进入社会后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儿窄、动手能力差,很多人连简单的文章都不会写,只能在网上抄录别人的东西。这一方面与近几年的学风浮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方式陈旧分不开。鉴此,高等教育应当下工夫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包括学一点有关的技艺,将学习理论知识与掌握一定的运作能力结合起来。

教师的视阈与现实生活脱节。这是关键所在。教师系教学主体,他们的素质、学识、视野、学风、方法等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和能力。高校的多数教师都是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但近些年来也受外界影响较大,有的陶醉于旧有的知识,一个课本多年不变;有的教风浮躁,不善于运用新知识更新自我。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不少教师脱离现实生活,课堂外的东西知之甚少,又往往乐于闭门构思,轻视实践经验,也缺乏真正的操作本领。有的教师满足于一支粉笔“打天下”(现在是一套课件“打天下”),数据和案例陈旧不堪,也不善于调查研究、深入生活。这种教风极易陷入经院哲学、烦琐哲学,教出来的学生盲目追求深奥而无真实能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引导教师树立好的学风,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地探讨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创建学习型高校,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进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传授方法:由课堂单纯讲授式向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与学互动转变

以往我们一直致力于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化自学能力。但是,由于旧教学方式的惯性和以教学时间为指标的激励机制,使得现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没有改观,反而在一些方面进一步强化了。老师讲、学生背,不注重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八股式的论文格式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同一些先进国家学生比较,我国学生的考试能力是强项,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则是弱项。国外一些高校的课程和教学时间并不多,更多地是提供分析案例、数据和实验的机会,给予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并经常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方面的经验应当认真借鉴。比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相对应,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指导性授知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深入探究和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多提供发表创见和施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尤其应当强调的是,教师要善于开辟和运用第二课堂教学,组织学生更多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领域及现实生活。

学习十七大精神,我深感高校深化改革任重道远。我坚信,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新路子。(作者系河南财经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