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齐国故都,聊斋故里。近现代以来,发展工业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上世纪末,与众多资源型城市一样,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让这座城市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然而,今天的淄博已是碧水蓝天,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淄博何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正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
转变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
工业固定资产拥有量占山东省的四分之一,工业产出总量长期占山东第二位,这曾是淄博人的骄傲。但是,这样的工业体系能耗高、污染大。2001年前,环境的污染让居民们苦不堪言,资源的枯竭则让这座城市跌入历史的“低谷”。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被时代发展的车轮推向十字路口,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抉择。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让淄博上下为之一振。2003年,醒悟的淄博人举起了“环境立市,环保先行”的大旗;2006年,又明确了建设“生态淄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让淄博在转变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
齐鲁石化,是淄博市石化支柱产业中最核心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在炼油能力突破1000万吨和乙烯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万元产值取水量同比下降了30%,由污染和耗水大户变成节能减排标兵。淄博市市长周清利告诉记者:“我们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2.1%。”
观念的转变,产业的调整,使淄博找到了腾飞的新起点。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达1945.02亿元,是2002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同时,市内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连续4年超过300天。
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家园
漫步在淄博市中心的人民公园,惬意的市民在这个“天然氧吧”休闲娱乐,一片欢乐祥和;行驶在城区的主干道上,车水马龙,繁华而不失恬静;徜徉在流经淄博四区一县的孝妇河畔,如同徘徊于历史与现代之间,体会着博大精深的齐文化……
和谐的背后是淄博人付出的艰辛。连续三年生态环境投资累计达到200多亿元。2005年起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基本完成大气净化、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四大工程。这是淄博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文明城市创建真实而生动的缩影。“大烟囱,冒黑烟,晚上星星看不见,一年吸掉半块砖”,“走路眯着眼,吃饭捂着碗,推磨打着伞”。曾几何时,这些民谣,反映了市民对生存环境的不满和无奈。为建设天蓝水清、景色秀丽的和谐宜居环境,淄博提出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三年间先后建成投用258项污染治理工程和12座污水处理厂;搬迁改造中心城区、近郊16家水泥企业,关停重污染企业512家;完成了8条河流重点河段的综合整治。
一座城市的生态文明,表现在蓝天碧水等宏观层面,更体现在角角落落。淄博围绕“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布局和“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具体目标,精心规划,先后投入23.61亿元,建成绿地广场22个、公园23个、绿地游园105个。2006年,淄博市人民公园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6%,人均绿地面积15.4平方米。
昔日烟囱林立,粉尘弥漫的景象早已荡然无存,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新淄博已见雏形。
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素质
每个周六的清晨,细心的淄博市民总会发现一群戴着小红帽的青年人来到公园、广场等场所,捡拾着被丢弃的塑料袋、包装盒。他们是“善小”青年志愿者,正在进行坚持了6年的“清洁我们的家园”活动。2002年,淄博供电公司倡导实施以“善小”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立意于“勿以善小而不为”,入会唯一条件就是“自愿义务为他人做有意义的事”。6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加入,自愿参加各种义务活动。今天,“善小”已成为淄博的爱心符号和城市精神载体。以这支服务队为主体,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40万人,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等志愿者服务活动200余次。
人人心中有文明,人人为生态文明建设尽己所能,生态文明才能在城市扎根。淄博注重培育市民的生态意识和倡导环保行为,一方面结合“生态淄博”建设调整充实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在领导干部中举办“建言环境保护、献策节能减排”专题调研,有效推进了全社会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近年来,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是对淄博不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最好诠释。
如今,淄博,这座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在“泱泱大风”的古老齐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下正重新焕发着灵动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