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曾嘉在《西安政治学院学报》二○○八年第一期撰文,对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作了系统梳理,指出,自一九六七年第一篇有关幸福感研究的评论诞生以来,主观幸福感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观幸福感研究分
从CSSCI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苏新宁、邹志仁在《江苏社会科学》二○○八年第二期撰文指出,论文的引用文献可以反映其研究源流,引用文献的多寡体现了其研究深度,被引用文献的语种和类型可以了解作者的阅读取向和学术资源。如果从学科角度观察,则可以发现各学科在学术规范、研究深度、学术资源等方面的差距。作者借助CSSCI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在以上方面的现状。作者认为,从CSSCI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总体上是健康的,发展是迅速的,是欣欣向荣的;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也还存在许多不健康、不规范现象,比如一稿多发、论文虚假引用、期刊自引,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正确引导,以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端午风俗中的人与环境
王利华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八年第二期撰文认为,采用社会生态史的立场对端午风俗特别是饮食和防疫习俗进行新的考察可见:端午风俗根植于古老的“恶月”观念,其主题是通过各种活动,顺应时气之变化,应对溽暑季节不利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威胁。作为端午的标志食品???粽子“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和因屈原而作等说法,均系后人的曲解和附会,实则具有古老悠久的南方饮食文化渊源,是端午民俗主题下的一种功能食品,其产生和流传的情况反映了饮食方式与风俗对于生态环境的密切依存关系;以避邪、止恶、驱毒和防疫为主的端午民俗事象非常繁杂,但具有其内在的文化逻辑,既反映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亦反映了古人对环境威胁的认识和应对。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我国当代的演变
王元骧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八年第二期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苏联实践派美学的引入而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同于以往的一切美学,就在于把实践观点引入美学研究,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点和思维方式,为我们看待美学问题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界。尽管实践论美学离它所要达到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审美心理学、审美文化学的研究都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并与之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前进而不至于再走回头路。这种综合研究就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