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2008-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卓元 我有话说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成了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粉碎“四人帮”以后,百废待兴,其中首要的是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

思想理论界掀起了对“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以及批判“四人帮”对所谓“唯生产力论”的批判等热潮。但当时最大的思想禁锢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不冲破,就还要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推进“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而这样的路子是再也走不下去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指“两个凡是”,让大家的思想豁然开朗:原来判断是非的标准、判断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两个凡是”。这样一个思想大解放,为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

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发,人们很容易想到,不能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再搞下去四个现代化实现不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差距会越拉越大。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为,新中国成立30年的实践表明,只有改革束缚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的传统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发展自己,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出一条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路子,中国才有希望,社会主义才有希望。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3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决策是正确的,既符合党心民心,又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起飞,从1978年到2007年,年均GDP增长达9.7%,比全世界和发达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速高出一倍多。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光是农村贫困人口就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一千多万。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步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使大家看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而且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已达20%以上。

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不只是经过30年的实践才被证明的,而是在作出决策后不久就因其迅速取得成功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功而被证明的。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的改革更突显了市场的力量。上世纪80年代,由于逐步放开农副产品、小商品、工业消费品等的价格,由市场调节,它们很快就像泉水般涌流出来,其价格在开始时有所上涨但很快就稳定下来,上百种原来凭票供应的商品一个个取消票证,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我国迅速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并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买方市场”新格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市场化改革使老百姓普遍得到实惠,改革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改革因此势不可挡。

改革开放使社会经济生活充满活力。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几乎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统天下,只留下个体经营14万户,从业人员15万人。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对公有制经济进行改革,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使经济日趋活跃、市场日益繁荣、就业不断增加、公众不断受益。目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初步建立,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并逐步形成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增强经济活力,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同时进行的。对外开放,打开国门,不仅引进了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了对外贸易,而且使国人认识了外部世界,找到了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激发了奋起直追的热情和责任感。20世纪下半叶,世界科技加速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国策,非常必要。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近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事实证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对外开放的受益者。对外开放不仅使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市场经济的功能更有效地发挥出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还很重,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具有更为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快速列车继续飞驰向前。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转折关口。经过长时期粗放扩张,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更加突出,严重威胁到发展的可持续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根本所在,为此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靠改革,特别是要靠深化政府改革、财税改革和价格改革。这三方面的改革如果不能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深化政府改革的要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从资源配置的主角,热衷于追求短期GDP增速最大化,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节能减排、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都很难真正落实。

财税改革很重要。现行财税体制使各地都致力于发展重化工业,包括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业,以便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却对发展第三产业不够重视。需要通过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成比例,把政府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加快增值税转型,尽快开征物业税、燃油税,提高资源税,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等等,用财税杠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价格是有效而灵敏的经济杠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是理顺各种要素和资源的价格,使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大量案例表明,节约能源、土地及水资源等,最重要的是进行价格调整。所以,要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化市场化价格改革,利用好和发挥好价格这一市场手段的作用。

坚持改革开放,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将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所原所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