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绽放光芒,火炬研制专家们心情激荡。为了这一刻,他们已满怀信心地等待了很久。火炬项目总设计师刘兴洲曾这样说过:“哪怕珠峰再长高200米,我们也不怕。”
本报在5月9日刊登报道《北京奥运火炬芯诞生记》之后,读者十分关注,今天继续讲述火炬芯研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航天科工集团实验室的墙壁上,高悬着八个大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集团奥运工程总指挥薛利说,几十年来,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个“情结”。
早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三个月,航天科工集团就自发成立了科技奥运工程中心,制订《航天科工支持奥运计划》,积极思考“我们能为科技奥运做些什么”?罗列了十几个项目,其中有对火炬的设想:能不能搞个水下点火?能否高空点火……
“如果拿不到研制任务怎么办?想没想过这是个新领域?”面对记者的提问,薛利豪情满怀地说:“在奥运面前,集团利益不再是第一位的。不为国家分忧,还是航天人吗?有了困难就被吓倒,还是航天人吗?”
2006年1月,研制奥运火炬的任务落到集团三院31所肩上。当时,31所科研人员肩上压着沉甸甸的国家重点项目。但全所上下听不到一丝抱怨,千方百计,昼夜兼程。
为了火炬的诞生,有人连续36个小时不喝水,就是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有人连续四天没睡过安稳觉,实在太困时只是匆匆打个盹;有些人父母生病甚至家人去世,却默默忍痛坚持工作……
2007年的一个夏夜,在北京西南郊,从晚10时到次日凌晨4时,路人曾目睹了一场壮观的景象:为了检验火炬抗风性能,研制人员十余人拿着9种不同的火炬样品同时外出试验,或跑步,或骑自行车,或乘汽车,手持火炬迎风前行,直至东方渐白。
为了确保火炬适应珠峰低温低压的环境,他们主动自费到珠峰大本营试验,多次冬天去祖国最北端漠河,模拟低温环境下点火试验。
2006年9月在珠峰大本营,试验队员到达的第一天就遭遇了“春夏秋冬”的轮番考验。
上午搭帐篷,多人出现高原反应,头疼欲裂、眩晕呕吐。此时狂风大作,有人虚弱得瘫软在地上,仍紧抓着帐篷的一角,奋力支撑……
中午,40摄氏度高温迎面袭来,有的人还没止住吐,就摇摇晃晃地拿起火炬去海拔5300米的高度点燃、做试验。试验未结束,冰雹又劈头盖脸地砸下……
晚上,气温骤降至零下38摄氏度,队员们套上登山队员的全副装备,钻进被窝御寒。
珠峰风大,在帐篷里生火做饭,大家打趣“一颠勺都怕把帐篷点着了”;常常只能吃带去的航天速食品,大家笑称“尝尝爬雪山、过草地的感觉”。
薛利动情地回忆说:“那是一个互相感动的时刻。”刘兴洲情不自禁地说:“我们制了一面旗:奥运火,航天心。奥运圣火燃烧着我们航天的芯,也燃烧着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冷静的“严慎细实”
“发扬‘严慎细实’的航天传统,我们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苛刻’的:拿出一个方案不算成功,一定要多方案优中选优,确保火炬质量。”薛利说。
“传承‘严慎细实’的科学精神,一切以实验数据说话。要通过反复实验,暴露问题,消灭薄弱环节。”刘兴洲说。
一系列数据诠释了以“严慎细实”精神研制火炬的经过:
仅为研制燃烧系统火焰配方,就试验了112种之多;固体火炬定型之后,又主动做了72发点火试验,发发成功才罢休。
火炬减压阀里有个用来控制压力的膜片,厚度只有几毫米。为了这个小东西,曾反复试验了数十次,从厚薄、大小到材料,一项项寻找最佳点。
火炬里的助推弹簧要多长合适?预燃室下面的进气孔要做多大……类似细节无一遗漏,总共付出了上千次试验的辛劳。
更有部分指标属于自我为难:
北京奥运火炬的熄火率远低于国际奥委会不超过2%的规定;火炬能够经受的雨量远超过规定的50毫米/分钟;火炬重量985克,是一再轻量化的结果……
利用研制火箭发动机的高空试验台,研究团队多次模拟出比珠峰之巅还要严酷的天气环境――珠峰温度低至零下35度,高空台创造出零下40度低温;珠峰大风不断,高空台模拟出了风速达30米/秒的狂风,珠峰只有0.3个大气压,他们干脆模拟出0.25个……队员们说:“这等于把珠峰搬进了实验室。”
“严慎细实”的精神贯穿火炬研制成功前后。
为了找到技术方案突破口,他们把各方专家和登山队员请来讨论,以便指出科研人员想不到的细节。
为了保证火炬生产质量,他们派人和合作厂一起制定严格的工艺规程;为了保证固体药柱的安全,他们把火种灯里放进干燥剂,规定只有到使用前,才可拆封药柱的真空包装;他们还编制了教材和影像资料,对登山队员进行火炬使用培训……
一把高科技含量的火炬,就这样在精益求精的团结奋战中诞生了。难怪刘兴洲说,不怕珠峰再长高200米。
“亲爱的藏族同胞”
几次赴西藏试验火炬,研制队员和藏族同胞结下了亲人般的友谊。
2006年第一次上珠峰试验之前,队员们作了充分准备。
但刚进拉萨,意想不到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优选的车辆适应不了高原路况,轮胎下岗;身强力壮的司机高原反应严重,无法开车;队员们陆续生病,带去的药物不管用,随队医生无能为力……
就在束手无策时,西藏自治区政府专门派了一位秘书长帮助他们,教他们行动“轻抬慢走”,说话“和风细雨”;当地司机和藏医也提供了热情帮助。
西藏体育局登山协会负责人措姆是队员们最贴心的“老大姐”。队员们饮食不习惯,她帮着联系可口的饭菜;有人生病了,她主动请来藏医,买来藏药;汽车爬不上高高的沟坎,她找来当地牧民,用牦牛拉动汽车……她还用质朴的语言为他们暖心:“到了西藏就是到了我的家,我无论如何也要帮你们。”
去西藏试验,让薛利认了藏族同胞这门“亲”。她激动地说:“见到亲爱的藏族同胞,我们真是有遇到亲人的感觉,心里特别有依托。”
“亲爱的藏族同胞让我们深深感到:民族友谊说不尽,中华民族大家庭了不起。”队员们由衷地说。
火炬研制队伍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莫大的信任与帮助。一路走来,小小一把奥运火炬,凝聚了中华各民族的爱国心结。(本报北京5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