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安置于绵阳市九洲体育馆的北川县受灾学
“孩子们来自好几所学校,互相之间都不熟悉,通过这样的游戏,能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申继亮说,灾后不久,他和同组专家就建议尽快复课,因为这样有助于消除混乱,帮孩子们产生“回归正常生活秩序”的感觉。而复课第一天孩子们的热情更印证了这一点――只能容纳300人的帐篷外,黑压压的小脑袋挤成一片,那些因场地受限只能在外等待的学生伸长脖子张望着,眼里写满了渴望。
从成都到绵阳,再到成都,作为教育部紧急派出的学生心理救助专家组成员,这已经是申继亮在四川灾区“连轴转”的第四天了。和他同批前来的还有教育部两位司长及北京大学方新教授。5月17日晚,他们刚到成都,就和当地相关同志会商至深夜两点;第二天一早,他们对成都中医药大学的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心理干预培训,下午,又培训学员400余名。接下来的两天,专家们辗转于绵阳市九洲体育馆、长虹培训中心等学生安置点,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心理疏导。
夜深了,坐在简陋的帐篷里,吃着自带的干粮,申继亮仍在回味着这些天来的见闻与感动。他忘不了,在长虹培训中心,忍着失去妻儿之痛抢救出百余名学生的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不知疲累地积极组织高三学生复课;在成都志愿者培训课堂上,几乎所有手臂都齐刷刷地举起,争着赶赴一线,开展救援;在住宿营地,来自唐山、大连、沈阳等地的心理干预团队通力合作,互相交流……“此刻,我们只想为孩子们多做些事,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感到温暖:孩子,我们和你在一起。”申继亮的声音又颤抖了。
让他欣慰的是,国家对灾区学生心理调适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来之前,就参加了教育部学生灾后心理自助手册的编写,目前这本手册已经赶印出来,发到了灾区中小学生手里。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对各界力量有序组织、统一调配,怎样对救助对象科学评估、有的放矢,怎样对后续工作长期规划、持续展开。我们正在为之努力。”申继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