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随着总后勤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一声号令,全军3373名医务工作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灾区。截至5月19日,全军共抽组医疗、防疫队131支,紧急调运卫生防疫车、净水车、淋浴车等90多台,救治伤病员4573名、开展手术690例,为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5月12日地震当天,成都军区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驻川渝陕3地部队和武警医疗机构,迅速组织10余支医疗队,率先开赴德阳、都江堰、绵阳等各受灾市县开展救援工作。全军医疗队采取水、陆、空立体开进方式,进入灾情严重的乡镇村庄,机动灵活地开展救治工作。
5月13日,廖锡龙部长根据救灾需要,命令解放军总医院组成专家组,抽组医疗队,作为军队抗震救灾医疗救护的“航空母舰”派往灾区。总后卫生部在已前置价值360万元药材的基础上,又迅速从军队自储和企业代储卫生物资中筹措急救药品、血液、医疗设备等第二批价值三千四百万元卫生救灾物资,紧急发往灾区,确保一线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急需。从第三、第四军医大学抽组的7支医疗队赶赴地震灾区执行救灾任务,其中,第三军医大学3支医疗队当天就赶至汶川县、德阳市灾区救治现场。
5月14日,在前期派出22支医疗队的基础上,总后会同总参再次从22所医院、3所军医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紧急抽组54支医疗队、2280人,携带急救药品、医疗救护和防疫装备器材,从北京、西安、上海等地乘专机赶赴灾区。
5月15日,廖锡龙部长要求总后机关,密切关注灾区防疫问题,并做好抽组防疫分队的各项准备。
5月16日,总后机关在成都召开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医疗队(防疫队)带队领导和成都军区联勤部领导联席会议,协调医疗救治防疫工作及医疗队保障问题。
5月17日,全军33支防疫分队分别在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等重灾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和传染病控制工作。
5月18日,北京军区255医院、济南军区第153医院抽组的野战医疗方仓医疗队,在灾区展开救治。
……
时间就是生命。在大城市,在乡村,在一切有军队医务人员的地方,数以万计的军队医护工作者不等救援号角吹响,就悄悄收拾行囊,枕戈待旦。一支支经过各单位精心挑选的医疗队快速集结完毕。在地震发生的24时小时内,来自全军22支医疗全部出发。
重震区,军队医疗队总是第一时间到达。
12日夜11时许,第三军医大学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在副校长赵先柱带领下向灾区进发。13日清晨天刚亮,这支从非震区赶来的第一支医疗队出现在都江堰抗震救灾现场,看到这支队伍,刚刚经历了地震,精神上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中的当地群众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最早救出的一批伤员立即得到救治。
13日中午,由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王登高带着第二批医疗队克服种种困难,率先到达离震中汶川县较近的映秀镇。他们立即展开全方位救治,使重灾区之一的映秀镇震后医疗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
17日下午,恰是汶川县原有三所医疗机构的所有急救药品在救治中几乎消耗贻尽之时。正在焦急中,披满征尘的三医大第三批医疗队出现在汶川县城里,给急需医疗救护的汶川县百姓带来生的希望。
14日16时,由解放军总医院277名专家和护理人员组成的9支医疗队,携带包括便携式呼吸机、监护仪、简易手术床、快速生化等15大类、600余件医疗器材和100余种、价值100余万元的各类急救药品,从北京飞赴四川地震灾区。
北京军区总医院在第一时间派出由90人组成的“华益慰医疗救援队”,携带60多类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直飞成都。
曾在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中屡建战功的解放军302医院,两批次67名队员均在1个小时之内集结完毕飞赴灾区。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支仿若从天而降的医疗队,才使一大批震区群众得到及时救治。
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军队近百支防疫队奋战在灾区卫生防疫一线,他们同各支医疗队并肩战斗,为灾区军民筑起一道道抵御“疫魔”的钢铁长城。截至5月19日,总后卫生部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区和军兵种防疫机构、军医大学派出卫生防疫人员250余人,组成33支防疫分队支援灾区,积极开展疫情监测、食品及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控、消毒处理、化学中毒预防和处理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防疫保障工作。目前,军队防疫队已经成为灾区卫生防疫的骨干力量,他们为13300人开展技术指导,发放防病宣传手册15000册,心理教育和疏导8000余人,消杀面积96万平方米,房舍帐篷消毒4165间,饮水食品样品检测64份,厕所垃圾点处理1207个,厨房伙房消毒55个,同时,协助消毒处理遇难者遗体。
汶川,军队卫生系统大营救行动,还在继续。因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