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年人如何心理自助

2008-05-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悲伤时,请你说出来

地震过后,人们可能会恐惧、担心,或者因为悲伤过度对生命丧失信心。在生理上,也可能会表现为做噩梦、头昏眼花、暴躁易怒,或者经常想起地震的场景。

中科院心理所临床心理学家陈祉妍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急性应激反应”。陈祉妍说,

这些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减轻,可能只维持几天就会消失,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如果这种症状持续一个月,那么就需要接受专业治疗。

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呢?心理学家建议,不要隐藏自己的感觉,试着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家人、孩子或朋友一起分担自己的悲痛,是自我调试最好的方法,不要因为怕被认为是“懦弱”或“胆小”就隐瞒自己的感受。

陈祉妍还建议说,要尽量保持正常的作息;同时,工作或开车时一定要小心,因为在重大灾难的压力过后,更容易发生意外。(本报记者齐芳)

四招解决“震后心理恐惧”

要尽量避免、减少或调整压力源:如少接触道听途说,少接触刺激的信息。心理学专家李献云建议可以尝试用一本自己爱看的书或杂志替代有关地震的报道。

多与人交流:当发现情绪不佳时,不要孤立自己,尽量多和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联系,聊一些愉快的话题,或多参加集体活动。

多发泄释放:如果感觉内心压抑,可以通过大喊、痛哭等方式发泄出来;此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尽快自我恢复。

不要对悲痛有误解:“大家对这场灾害所产生的悲痛、伤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提醒市民对此不要产生误会。”李献云说,有些人顾虑很多,认为周围的人表现悲痛,自己也应该这样,否则会被认为没有人情味。“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想,不要对悲痛行为产生误解。”(摘编自《竞报》)

夫妻应互相体谅

夫妻间的关系会因为灾变而产生紧张与冲突。因为性别的不同,在应对失去亲人的悲伤时,夫妻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失去孩子的爸爸多采取沉默而内敛的应对方式,但爸爸的这种反应,会让妈妈觉得自己在孤独面对失去孩子的痛苦,因此责备爸爸。这样会让夫妻关系渐行渐远。

心理专家建议,夫妻都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些谅解,找到彼此能够接纳的应对方式,这样会让夫妻关系更加紧密。如果夫妻沟通出现困难,请寻求专业协助。

(综合《灾后成人心理自助手册》等材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