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数量多不如质量好

2008-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 我有话说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电视艺术50年高峰论坛上,有专家引用这样一组数据,来说明今天中国电视剧生产所达到的规模:1981年电视剧年产量110集,1982年330集,1984年1239集,1986年2336集……而2007年电视剧的年产量则已达到529部、14670集,全国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

这个庞大甚至惊人的生产量,足以说明今天电

视剧生产所呈现的蓬勃生机。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的确值得自豪。然而在经历数量上的大幅提升之后,不妨进一步想想:庞大的数量背后其含金量究竟有多少?它们能在观众的心目留下什么?数量能否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的电视剧生产水平?

回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渴望》、《围城》等,一度掀起全民观赏热潮,众口争说,给大量观众烙下了关于电视剧最初的却也是最深的记忆。与那个时代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各方面的捉襟见肘相比,中国电视剧事业如今的条件,应该说大幅度改善了。在这样一个当年难以企及的平台上,人们有理由期待涌现出更多的高质量的作品。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且不说超越过去、更上层楼了,即使是能与当年那些佳作相比肩的又有多少?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日益增多的频道及其电视剧的轰炸式播出,并没有带来精品纷呈、难以抉择的情形,反而平添了在众多频道间来回寻觅的无奈。相当多的作品,或创意阙如,盲目跟风;或缺乏深度,浅薄浮泛;或感情虚假,表演造作......总之,表面的喧哗热闹,掩盖不住艺术上的苍白贫乏。

这还不包括那些投资打了水漂的。据统计,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300多家电视台积压的、基本上不可能播出的电视剧,每年多达一万集,约有30亿资金无法收回,浪费惊人。面对电视剧的“旺盛”转为“过剩”,业内专家学者,包括不少导演、制片人,都不禁发出疾呼:该重质而非重量了!

随着电视产业的市场化过渡,电视剧与商业利益相结合无可厚非,但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电视剧的生命力之所系,终究还在于“艺术”,如果失却了这一根基,一味将其作为市场创收的工具,大量文化垃圾势必“应运而生”,并愈演愈盛。已届八十高龄的老一辈电视人阮若琳,在病榻上仍不能释怀:“现在待遇比以前好多了,可是也使得一些年轻人只往钱上看,放弃了对艺术的追求。”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过程,一直被传为佳话:剧组为演员办学习班,从研究原著、分析角色、练习琴棋书画做起,大量著名学者参与指导,单单拍摄就长达3年,而演职人员的微薄薪酬则是今天的“大牌”们无法想象的……正由于那时每拍摄一部作品,便是举全业界、甚至全国之力,人人怀揣追求艺术的赤诚之心,才能打造出一部部精品。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的。

文化产品一旦失去了文化内核的支撑,其纷繁只会带给受众更多的迷茫。电视剧生产是这样,电影、图书出版、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也是如此。数量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在抓好质量上狠下功夫,要拂去浮躁之气,从容沉潜,切磋琢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打造出真正的精品力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切实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