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在青山在

2008-05-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单三娅 李韵 贾宇 我有话说

也许,救援的慷慨悲歌渐渐褪去;此时,非常时期的常态生活正在开始。

当我们看到,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军人、百姓,干部、群众,他们因陋就简地生活着,相亲相爱地搀扶着,我们心里,依然时时涌动着热流。

生活在继续。我们的人民,更加成熟;我们的民族,更加凝聚――前方记者题记

在汶川大地震16天后,记者来到距震中仅二三十公里的四川彭州市通济镇、小鱼洞镇、龙门山镇,亲眼见到这里的人民在灾后短短的时间内,在当地干部领导下,在人民子弟兵的援助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自救、安置工作。灾区充满生机。

大自然曾赋予这片土地迷人的景致:银厂沟风景区、丹景山风景区、葛仙山风景区、回龙沟风景区、龙门山地质公园。而如今来到这里,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是,危楼斜倚、残垣堆积。大自然以它慷慨和无情的悖论,再一次验证了地震学家的那个结论:越是风景秀丽的山区,越可能发生破坏性大地震。

不等不要的基层干部

在宝山村村委会,记者见到73岁、双目失明的村党委书记贾正方。他带领村民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攒下的家业:10座小电站、2座矿场,还有608户村民的住房,在两分钟之内就夷为平地了。村里亡54人、伤101人。地震后,周围不少村子的村民都离开了,但宝山村没人离去。贾正方说:“我们不跑,不能跑,跑出去就会给政府增添压力。”

地震发生后,作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一村之长,贾正方让自己的独子带领一支由20名青壮年组成的突击队,在随时可能垮塌的废墟中抢救村民。“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是个研究生,虽然心疼,但这种时候他不上谁上!”老人笑得让人心痛。

地震第二天的5月13日,他组织200人突击抢修电站,15日宝山村恢复通电,16日自来水通了,17日村里的广播站恢复播音。在其他地方还在等待灾后救援的时候,宝山村已开始恢复农业生产。贾正方还未雨绸缪地开始着手修泄洪沟。

“村子毁了,我难过啊。但光难过有什么用!”老人语调一下高了起来,“过去我们是白手起家,现在总比那时好得多!”27日晚,他在全村动员大会上说,“山崩地裂家园毁了,但宝山精神不灭。今后五年,我们要团结一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重建一个新宝山!”他对记者说,村里的安居房建设将在6月开工,第一批解决200户住宿。他特别强调,这批房子绝不是过渡性的,而是要建成八级地震震不垮的楼房。听着他对美好前景的描述,记者看到了一位老党员、一位基层干部自信博大的心胸。

强烈地震使通济镇花溪村的房屋全部垮塌。党支部书记杨廷宽带领党员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搬运伤员,组织村民安全撤离,又从村里调来4辆推土机,抢救被瓦砾掩埋的村民。

在安置好村民之后,党员们又连夜把震坏的水管接通。从12号到14号,党员们整整几天没合眼。“我们要带领群众开展自救,摆脱依赖心理,不给政府添乱。”他说。

地震后不久,花溪村就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请到村民安置点,随时解决灾后群众急需的生活保障问题。为缓解村民的恐慌情绪,村里还借来了发电机,每天晚上,把大家聚集在村支部收看新闻,了解全国抗震救灾最新消息。村支部还买来图书供村民借阅。

几天前,四川省科技厅、农业厅和林业厅的10多位专家来到花溪村,指导群众科学恢复生产。杨廷宽说:“我们在搭建帐篷时,就考虑到要留出一定的耕地,便于日后开展农业生产、重建家园。”这位不识几个字却颇有能力的支书,指着前面推土机正在平整的开阔地面说:“我们正在开展全面重建,6月5号前,全村620户都要被安置到活动板房里,邻村300多户也会搬进来。”

“基层党组织不稳,就会动摇民心。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做群众坚强的‘主心骨’。”杨支书字字铿锵。

不离不弃的人民军队

山崩地裂后的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来救助人民的,是子弟兵;在人民面临生活困难的时候,给他们送来温暖的,还是人民子弟兵。

在一栋还未完全倒塌的墙上,灾区群众用毛笔写道:“感谢党和人民政府对灾民的关怀”、“抗震救灾的部队和民兵,你们辛苦了,人民感谢你们”、“同志们,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看到这些,人心暖暖的。

走进安置点的一个大帐篷,记者被热情地招呼坐下。“开饭啦!”听到战士的吆喝,一位大嫂拿着两个大盆出去了,很快,端回一盆米饭和一盆炖土豆。

70多岁的老婆婆端着一次性饭盒,邀请记者一起吃。她姓帅,这帐篷里住的都是她的儿子、儿媳还有孙子辈。帅婆婆原来在山里种地,地震后就随孩子们住到了镇上。她说,现在每人每天补10元钱和1斤大米,还有她家那些被毁的地,政府每亩给补助230元,这些全都领到了。

正聊着,两位军人走进来,把拎着的两个大塑料袋往桌上一放说:“婆婆,我们真的不能收。”一看,袋里装的是一大块腊肉和几十个腌蛋。其中一个干部模样的军人再三说:“不行,我们有纪律,您别为难我了。我求您了。”但帅婆婆和儿媳们执意要军人收下。争执间,记者听明白了,这些食品是婆婆家自己腌制的,几次送到部队,都被退回来。今天他们又悄悄送去,却又被送了回来。

记者再三追问,得知干部是乐山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叫梅旭东。他指着部队灶台边的一大堆柴火说:“百姓们太好了,这些都是他们从山上背下来送给我们的。”据他介绍,周围无法做饭的群众都可以免费到部队的帐篷用餐。为此,他们每顿要多做200来人的饭。

在小鱼洞镇的十字路口,记者遇上了六位女战士,她们是济南军区456医院医疗队的军医。从13日进入灾区,15天来,这是她们第一次洗澡。这群“80后”姑娘笑着问记者:“我们是不是特脏了?”记者感慨而发自内心地答道:“不,你们是我今天看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正聊着,负责淋浴车的战士好奇地凑过来。他的右手缠着厚厚的纱布。姑娘们说,他的手骨折了。“怎么折的?”这位帅气的小伙有些不好意思:“唉,不是救人时断的。你就别问了。”原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周边8500名陆军、2000名空军、1100名志愿者和7万余名受灾群众寻找可靠的饮用水源。就是在那次任务中,他摔断了手臂。最后,他和战友们终于在2.2公里外找到了干净水。

不怨不靠的灾区群众

“军民携手建家园,不给国家添负担”,路边不断出现的这幅标语,不断地被印证着。

刚到花溪村安置点,路旁的帐篷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觅声而去,两顶用彩条布搭成的大帐篷里,孩子们正在上课。这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上语文课。今天学的课文是《送往小木屋的信》。年轻的女老师用纯正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讲解着,要不是彩条围幔和滑坡山体的提醒,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临时的帐篷学校。这是彭州市通济镇敬馀环保希望小学,23日复课时,由于帐篷有限,六个年级分成三拨轮流上课。除了被山外的家长接走的以外,学生们都回到了课堂,而且周边的孩子也有来这儿上课的。

小鱼洞镇副镇长廖君告诉记者,目前受灾群众已获得妥善安置。6月初,草坝村小学和九年制中心学校将复课,1300多个孩子将继续他们的学业。

在路边,我们与跑运输的黄民德一家攀谈起来。由于目前还有不少工作没有到位,他显然有些不满,于是对记者发了几句牢骚:“我们一大家人只分到一顶帐篷,500元救济金现在只领到了200元。”没想到此话刚一出口,他的妻子就反驳道:“不要抱怨,现在国家有困难,人多顾不过来,我们已经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应该把救灾物资让给最需要的人。以后总会好起来的。”

当记者把本报前不久专门编辑出版的《光明日报・灾区特刊》分送到军民手中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记者随口问一个战士:“你知道光明日报吗?”他说:“光明日报谁不知道啊!”

在灾区,我们满耳听到的,都是群众对政府、对部队、对全国人民的感谢;我们满眼所见的,都是他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情景。田野里有他们抢收补种的身影,道路上奔跑着他们忙碌运输的车辆,安置点他们在争分夺秒地搭建活动房屋……他们擦干泪水,开始用汗水浇灌新的生活。

在归程,我们无言地望着窗外。放眼看去,是希望的田野;极目远望,是依旧的青山。田野、青山、人民,构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画卷。(本报彭州5月28日电)

①灾区的帐篷小学

②群众发自内心地写出的感谢子弟兵的标语

③灾区的孩子在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