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希望就在!一个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一面面党旗下矗立起抗震救灾的坚强堡垒
地震突袭,断电、停水、通讯受阻、道路坍塌……四川省各级党组织并没有被震倒,也没有被击垮,在强烈的余震中,在墙倒房塌的废墟中,成都、阿坝、绵阳、德阳、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的党政领导干部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视灾情为命令,战斗在一线,坚守在一线,带领灾区群众抗震救灾。
青川县乐安寺乡地处山区,直辖5个村,共有村民4800多人。地震中95%的房屋受损,70%的房屋倒塌。灾难降临,乡党委临危不惧,迅速组织机关人员将群众和学生从危险地段安全转移,搭建临时安置点;迅速从街道商店里集中起矿泉水、方便面等,统一保管和发放,保证了群众3天的基本生活需要;应急修建了4个简易居住点,安置受灾群众1600人。乡党委、政府也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办公,帐篷前,“中国共产党青川县乐安寺乡委员会”和“青川县乐安寺乡人民政府”两块牌子格外醒目。村民们说:“看到乡党委、乡政府的牌子,我们就看到了希望,有了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力量。”
桑枣镇飞龙村是安县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全村2036人中11人死亡,64人受伤,90%以上的房屋倒塌。“危急关头,老百姓是慌的,不靠党组织,不靠党员,靠谁?先救群众要紧。”村党支部书记夏平带领党员干部,逐一赶赴倒塌房屋的村民家抢救受伤群众。一位78岁老人被砸倒在二楼楼梯上,连他的女婿也吓得不敢上前去救。夏平不顾危险,撬开倒塌的预制板,拖出老人,背在背上,拦下一辆警车,送老人去医院救治。从12日下午3时到次日早上7时,夏平一直在抢救受伤群众。
13日,夏平又率领村组干部和党员挨家挨户搜救伤员、慰问安抚群众,并组织群众搭建简易塑料薄膜帐篷。房屋倒塌,多数粮食被埋在废墟里,他及时出面协调借稻米,并动员党员苏茂泉等24小时为群众轮流加工大米;组织大家熬“大锅饭”,同吃同住,有效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吃住问题,缓解了群众的恐慌心理。
彭州市新兴镇阳坪村党支部书记刘彬家的7间楼房在地震中全部倒塌。灾难发生后,他顾不上身着单衣、在冷风中直打哆嗦的老父亲和年幼的儿子,向妻子扔下一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奔出家门救助其他村民。他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组织全村的党员抗震救灾,先后转移安置群众600多户2000多人,搭建临时窝棚100多处;发放方便面120多件、大米1500多斤。期间,他来不及回家看一眼亲人、问一句平安。
在灾区,这样的场面随处可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用他们的无声语言,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丰碑。据初步统计,在抗震救灾中,灾区各级党组织组建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1.82万多个,参与党员达118.3万余人,在救灾一线和受灾群众安置点组建临时党组织720多个。特别是重灾区的51900多个党组织,团结带领2790多万群众,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力抗灾。
许多群众感动地说,危难关头,一个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地震灾害让无数房屋倒塌了、许多山川变形了,但党的各级组织震不倒、压不垮,一面面党旗下,矗立起一个个抗震救灾的坚强堡垒!
党员在,就有主心骨!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榜样,党群心手相连聚合起应对劫难的巨大能量
“平时能看出来,困难面前能站起来,危难关头能豁出来。”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这次抗震救灾的特殊战场上得到集中体现。一大批共产党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入党誓言,用顽强拼搏奉献着对党的赤诚。
在地震灾难面前,四川近5000名党员在痛失亲人或者家中受灾的情况下,始终奋战在救灾第一线。不少家在灾区的党员干部几过家门而不入,不顾埋在废墟下的亲人,组织抢救其他群众。
大悲铸就大爱。他们清楚,在灾难面前,每一位遭困的人都需要救助,每一个受灾的同胞都是自己的亲人。
大灾降临后,雅安市上千名党员自愿报名参加抢险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搜集灾情、抢救伤员800多人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万多人。
彭州市回龙沟景区与汶川县仅一山之隔,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危急关头,回龙沟宝山村114名共产党员,在村党委书记贾正方带领下,哪里最危险、最需要,就奋不顾身地冲向哪里,成为抗险救灾的先锋队。共产党员于志军,在生死考验面前,沉着坚定,从容应付,经过31个小时跋山涉水,将13名村民和2名被困游客,全部带到安全地带。
都江堰市虹口乡红色村党支部书记潘虹,地震发生时正在市区的家中,大地还在震荡,他只对妻子说句话:“我是村支书,必须回到村里去!”然后就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红色村。村里的情况非常危险,幸存的村民随时面临灭顶之灾。危急时刻,潘虹顾不上营救自己的父母,带着300多名妇女儿童和青壮年艰难突围,成功脱险。第二天凌晨,他又将青壮年组织起来,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将剩下的村民一个个背下山来。
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共产党员、28岁的女民警蒋敏,在自己的爷爷、奶奶、母亲和年幼的女儿等10人遇难的残酷现实面前,毫不犹豫投入抗震救灾。天彭中学安置了4000多名来自龙门山、九峰山的受灾群众,蒋敏到这里维持秩序,帮助送水、送物资,为刚到的灾区群众扎帐篷。17日凌晨,因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晕厥过去。提起逝去的亲人,疲惫的她强忍泪水:“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相信爸爸妈妈和女儿会理解的。”
在什邡市,有着46年党龄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退休教授、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客座教授张泮林,在大灾来临时,不顾自己已74岁高龄,顽强坚守在救治第一线。经过两天一夜的连续手术,他累倒在手术台边,心脏停止跳动近1分钟,经全力抢救才脱离危险。
在受灾最为严重的都江堰市紫东社区,10位社区干部中8位是党员。地震发生后,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佳琦和所有干部的第一反应,就是进入灾情最严重的居民区救人。他们冲进即将倒塌的楼房,背出5位老弱病残者,冲进已经倒塌的房屋内用手挖人,直到双手鲜血直流。
“看到党员,就有了安全感。”这是灾区群众的肺腑之言。灾难降临,许多共产党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有的为保护群众牺牲了生命,有的为抢救群众舍弃了爱人、儿女、父母,有的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抢救伤员、安置受灾群众,参与各项救灾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共从废墟中救出近7万名群众,救治伤员26万余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在解放军官兵、各地志愿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下,全省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438多万人。他们用感天动地的壮举,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没有后退。没有低头。如今,在巴蜀大地,废墟上飘扬着鲜艳的党旗,余震中挺起了坚韧的脊梁,瓦砾里树立起重建家园的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将再次绽放美丽的笑容,展现迷人的身姿。
5月18日,四川什邡隐峰镇黄龙村党员干部带头结对帮扶受灾群众恢复生产。新华社记者苑坚摄
5月23日,党员在四川什邡市60米大街第四段受灾群众安置点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上宣誓。这个24人的临时党支部将带领受灾群众抗灾自救。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5月16日,四川理县灾区的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在研究救灾情况。新华社记者茆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