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农业大学特色办学谱华章

2008-05-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农业在中国这个农耕文明亘古延续的国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成立于1913年的河南农业大学,创校伊始就提出“以教育和科技来振兴河南农业生产”。九十多年来始终围绕“农”字做文章,坚持服务“三农”、特色办学,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和农业专家,为河南农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一曲华

丽的乐章。

理念:特色办学为人民

回眸往昔,筚路蓝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12年,民国肇造,内忧外患,百业凋敝。当时的河南教育司长李时灿和河南提学使善同、河南教育会会长志畲等人响应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兴办教育的主张,奉教育部令,“裁撤高等学校”,“改办高等农业学校”。1913年5月12日,河南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在古城开封隆重举行首届开学典礼。之后河南农大相继经历了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农科、省立中山大学农科、省立河南大学农学院和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等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建院,成为河南农学院。1957年从古城开封迁至省会郑州。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是农业大省,作为河南省唯一的本科高等农业院校,河南农大承担着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和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历史重任。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服务‘三农’的办校宗旨。九十多年来,河南农大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奋斗不息,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河南农业大学校长王艳玲说,“在服务‘三农’中形成办学特色,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中实现办学目标的理念,使我校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实现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融合,走出以学科建设引领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特色办学之路。”

在经历了近百年历史洗礼后,河南农业大学现有农、医、理、工、文、经、管、法、教9大学科门类,下设农学院、林学园艺学院、牧医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点,65个硕士点,46个本科专业。建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8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现有教职工1700人。在1000余名教师中,有双聘院士7人、教授、副教授500多人;博士、硕士学位750多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0人,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专家3人,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40多人。在校各类学生21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300人。目前学校正向着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

学科:优势发展势如虹

河南省高校中率先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河南省高校中率先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全国仅有的设在省属高校的农学类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河南省高校中率先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

另外,在河南省高校中首批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本科精品课程;首批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个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

上述与学科建设相关的种种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突破都是由河南农业大学创造的。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主线,在高校发展全局中具有“龙头”地位。河南农业大学党委、行政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紧紧抓住这个“龙头”不放松,近年来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学科建设步伐快速稳健,理、工、经、管、文、法、医、教等9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

没有一流学科的大学不能称之为一流水平的大学。河南农大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对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将作物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作物学学科2000年在全省率先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00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全省高校唯一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也出自该学科;2007年该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近年来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科技进步奖20多项。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学校于1975年在全国率先创办烟草学本科教育,经过30多年发展,不仅拥有全国仅有的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而且形成“专业特色鲜明,农工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教育、科研与服务行业的水平驰名全国。

在做大做强作物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学校紧密围绕社会需求,不断拓宽和壮大新兴学科领域。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是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办的由环境、生物、能源等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1981年招收本科生,199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成为农业部和河南省共建重点开放实验室,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设立农业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已形成“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再生能源装备及自动化”等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研究方向。

根据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和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农业这两大要求,学校进一步调整学科发展框架,如成立食品科学学院正是从河南省日渐由全国“粮仓”向全国“厨房”转变的现实出发,进一步做大、做实、做强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学科。在巩固和提升林学、畜牧、兽医、农机、园艺、植保等传统学科的同时,独立设置了生命科学学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目前,生命科学学院的农业生物技术和植物资源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作物产品品质控制与加工、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学科顺利成为备案博士点,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农业经济管理迅速成长为河南省高校仅有的管理学博士点。通过学院建制调整理顺,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等四级重点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奠定了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学科框架。

科研:创新喜获果满园

河南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同样也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依托作物学学科,1996年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学校,1997年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挂牌;其后,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烟叶生产技术中心、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也相继设置在该学科。落户该校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还有农业部(河南省)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农业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林木种质资源及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优质花卉蔬菜种苗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

2004年以来,学校发表论文数增幅迅速,其中核心期刊年均增幅30%以上,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数也呈几何速度增长。全年申报专利188件,数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14项,居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选育出豫玉22号、豫单998、豫爆2号、玉油1号和豫麦68、豫农949等优良作物品种。陈伟程教授主持选育的豫玉22号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和保护品种,在20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增产28.28亿公斤,实现经济效益23.64亿元,并为学校创造了500万元的转让效益。陈彦惠教授主持选育的豫单998获一次性转让费400万元。王泽霖教授的两项疫苗成果分别获得500万元和300万元的转让费。刘国顺教授主持的“优质高香气烤烟生产综合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转化效益达1.52亿元。

依靠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和高层次的学科平台,该校近年来承担了一大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及‘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经费大幅递增。学校连续主持承担资金总额超过1.2亿元的十五、十一五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为黄淮海地区小麦、夏玉米两作持续增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经验,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由尹钧、郭天财、李潮海等专家主持,该课题创下了亩产1733.66公斤的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15亩连片超高产攻关田同面积全国最高纪录,以及亩产1064.78公斤的15亩连片世界夏玉米同面积夏玉米最高产量纪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评价说:“‘粮丰工程’形成了具有河南区域特色的粮食增产技术体系和超高产攻关研究,为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育人:“两个课堂”铸栋梁

长期以来,河南农业大学坚持抓好两个课堂建设,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在第一课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实行“三通一特”的课程设置和“四元结构”的实践教育体系,即公共课全校打通,基础课按学科大门类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类群打通,专业课开出特色,以及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四大实践体系,为广大青年学生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和实践基础。在第二课堂,通过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创业中心、“百名教授、百场报告”、“读精品书、做和谐人”读书等活动,引导教育学生文明修身、健康成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2001级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张翰刻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努力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广泛涉猎前沿科研信息,有多篇科研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2002年获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2004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铜奖;同年8月,成为由邓小平同志生前全部稿费而设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首届获奖者,也是河南省2004年获得此项奖励的惟一一位本科生,是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一个典型例证。

2001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孙波,立志从军,在大学期间报名入伍,连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多次在济南军区书画大赛中获奖。后来又凭借在部队的出色表现入选中国首批苏丹维和部队,在当地经济条件落后,社会秩序混乱,非法武装猖獗,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维和任务,2006年11月被联合国授予“维和勋章”,2007年2月荣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被评为河南农业大学首届道德模范。

2004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张格格,10岁亡母,16岁丧父,历经磨难,但为人坚毅、乐观、感恩,靠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维持学业,学习成绩优异,每次都获得专业一、二等奖学金,同时,她还攻读了法学专业的第二学位,成绩也总是名列班级前茅。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并在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2005年12月获省政府奖学金,2005年6月获院第一届“十佳大学生”,2006年5月,获院第一届“自强自立之星”和校“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在第39届校田径运会上获女子3000米第二、5000米第四的成绩,并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连续两年获“十佳运动员”荣誉称号。2007年,作为“河南寒门骄子港澳行”代表团成员之一,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原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长官董建华先生的亲切接见。当选为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队伍:梧桐引来凤展翅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人才强校战略被河南农业大学视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多年来实施的“251”(20名国家知名专家,50名省级知名专家和100名校级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基础上,推出了“创新性人才计划”,其中包括“特聘教授+团队工程”、“教学名师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等四大工程,广揽优秀人才,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通过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和教学科研关键岗位,搭建工作平台,提供事业发展空间,实行特殊待遇等措施,河南农业大学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优秀人才,储备了良好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人才资源:设置了15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和21个校级特聘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聘请专家学者担任部分学院院长;聘请79名校外知名专家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兼职研究生导师,其中既有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等国内权威专家,也不乏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及美国微生物科学院三院院士布坎南等蜚声国际的学者;1000余名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位的占70%;有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专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160多人。

学校引进的尹钧教授是国内小麦界的拔尖人才,目前担任省级特聘教授、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第一主持人。他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成熟小麦遇连阴雨天发芽这一世界性灾害的技术难题;培育出了抗穗发芽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实现了理论与技术创新。该项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并经国家农业部批准中试、释放。原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席、美国三院院士布坎南教授访问该校时称赞道:“尹钧教授有一个很好的学术团队,他们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和过表达技术在小麦和大麦改良上做出了突出成就”,并表示将与尹钧教授在一些前沿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学校实行投入激励与动态管理相结合,有效激发活力。近年来先后进行的五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为事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完善并落实了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制度。2005年以来,就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还健全学科建设与管理评估等制度,充分利用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保证学科群和学科梯队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学科带头人竞争上岗,形成核心学科与相关学科可以“互为转换”、学科带头人“能上能下”、学科队伍“能进能出”的局面,实现了学科动态管理、滚动发展、活力洋溢的局面。

服务:校地合作架金桥

时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建设不仅提升了河南农业大学服务现代农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进一步明确了服务方向,架起农业高校通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金桥。

与新郑市八千村合作开展的“科教兴村”试验是该校创新服务模式的成功尝试。八千村地处黄河故道轩辕故里,是黄淮海地区典型的沙薄地区,土地贫瘠,生产技术水平低下。该校应邀派出了由11名教授、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团,指导八千村在村西北沙岗构建经济林防风护沙带,在村东北沙岗构建经济作物带和粮食作物带,在村东旧河道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长驻八千村指导农民生产的著名蔬菜专家张绍文教授在70高龄和服务团成员一起成为八千村“荣誉村民”。如今,八千村楼房成排,道路宽敞,村西北果树成方成林,村东围绕示范园辅射建成的300多个蔬菜大棚里,果蔬新品种鲜灵灵惹人喜爱……

以连续20余年的7任挂职科技副县长为纽带,学校与方城县探索形成了校地合作的“方城效应”。目前,学校扶助的裕丹参原产与加工成为富民强县的阳光产业;小辣椒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左右,名列全国辣椒生产十强县之首;烟草产业也上档升级,成为全国36家重点大型卷烟企业的原料基地……方城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2005年8月,学校与南阳市政府合作启动“科教富民行动”,选择该市的3县9乡开展试点工作。本着与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县乡,选派专业对口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志愿者到乡镇工作1至2年,形成“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大学生志愿者”的科教富民服务体系。这种布局,目的在于从中探索并建立校地合作、基层就业、农业技术推广等三方面的长效机制。

学校与信阳固始三高集团联合建立了“河南家禽工程中心科研工作站”,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等,使固始鸡的研究开发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轨道,并形成了“育种中心+基地+公司+核心户+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使企业新增产值16.86亿,新增利润8098万元,带动6477家农户获利1.71亿元,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三高集团也因此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优质鸡繁育供种企业。与三高集团的成功合作,也促成了学校与信阳市的全面合作,2008年,校市双方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

校地(企)合作示范基地和共建研发中心等一系列举措,真正实现了学校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的直接对接,架起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桥梁,促进了学校学科发展,教师的科研方向更加明确,科研成果更具针对性,科研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学生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就业:创新机制天地宽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河南农业大学认识到,毕业生就业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校就业工作,最根本的还在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形成招生、培养和就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为了提升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河南农大开展市场调研,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组织1000多名师生,2007年开展了“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工作,对河南省5个地市的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召开校友座谈会、用人单位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着重了解本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用人单位评价,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进行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一是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加强了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学科等新专业建设;二是促进学科复合交叉发展的原则,强化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融合,形成了烟草、农业机械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农工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三是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原则,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增设新专业、安排年度招生计划的主要依据。河南农业大学创新机制,赋予学院调整学科专业的更多自主权,形成学院调整学科专业的自然内生力,做强优势学科,打造名牌专业,催生社会急需专业。近年来,学校拓展了农学、林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等12个相关专业的方向,新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等19个社会急需专业,取消了6个专业,对部分专业实行了隔年招生。

同时,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河南农大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先后四次修订本科教学计划,调整培养方案,突出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加强了基础课,增加选修课,拓展素质课,增设就业课,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环节。其次,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例如,选修课设置为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综合素质三大模块,占总学时的30%左右;增开人文社科类课程,文理两大类学生至少互选150学时。再次,把教学形式向外延伸,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学校建立了160多个产学研结合基地,每年有近万人次的学生到基地实习与见习。学校还组织“三士”下乡活动和“五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即博士、硕士、学士随专家教授和科技推广项目捆绑式下乡,开展一个科技点播台、一条科技“110”热线、一张科技服务网、一批科技副村长和一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8次蝉联暑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河南农业大学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农业机械化等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高达300%。五年来,有上万名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其中,录用基层公务员、参加西部志愿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志愿服务贫困县建设等的毕业生数量一直居于河南高校首位。

春风万里,满眼新绿,学校刚落成的中原农业博物馆记载了中原农业文明衍生与发展的辉煌历程,百年农大校史馆也向人们昭示着河南农业大学的风雨历程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展望未来,校党委书记程传兴充满信心地说:“秉承‘明德自强、求是力行’的校训,坚持‘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农大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优良的传统、辉煌的成绩都将激励着农大人在新世纪的伟大航程中,以建设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为目标,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002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受到省政府嘉奖。

学校不断创新和完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毕业生考取基层选调生、志愿服务西部和贫困县人数连年居全省高校前列。

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环专业2004级2班共有11名女生,今年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