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百年老校,西北大学从1956年
在50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历程中,西北大学以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多学科为依托,立足优势学科,强调注重学科融合,树立科研导向,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的主动精神,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各学科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如何做人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是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张岂之教授培养博士生的宝贵经验。张岂之教授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培养博士生最重要的课程,将品德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提高他们做人道德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他将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作为培养博士生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一环,将导师的精心指导和博士生的独立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博士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注重与毕业的博士生建立长期的学术联系,继续合作完成一些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鼓励观点创新是经济管理学院何炼成教授培养研究生的真谛所在。何炼成教授认为,要想培养出冒尖的人才,就必须贯彻“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方针。他总是摆出各种学术观点供研究生讨论,鼓励他们提出新的看法和观点。如果谁有独到见解并能自圆其说,他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他要求研究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要研修好《资本论》。他坚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研究生超过老师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导师必须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必须坚持学术民主、平等讨论的原则;必须坚持崇尚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
培育学术自觉意识是中东研究所彭树智教授培养研究生的深切体验。彭树智教授认为,研究生要想在科学研究中有所突破,就应回归学术本位,培养学术自觉意识。在学术探究中,导师应以科学理性为指导,不断培育研究生的学术生长点、学术研究主体、学术理论思维、学术问题、学术道德自律等五个方面的自觉意识。
发挥重大项目的平台作用和科研团队的集体智慧是地质系培养研究生的优良传统。地质系以张国伟院士主持的“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大陆构造与海相油气前景研究”和刘池阳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研究”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为平台,充分发挥以舒德干教授为带头人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其环境演化”和以刘池阳教授为带头人的“能源盆地油气地质”两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其他科研团队的集体智慧,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让研究生通过参加科研实践和科研团队,进入学术前沿,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在培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西北大学的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培养人才的理念和模式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和变革,产生和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坚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相结合,把学位点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学科建设带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二是按照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学位点申报和建设,不断优化学位点结构,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三是坚持研究生教育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为灵魂,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狠抓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四是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严格遴选,培训提高,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五是将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以国家特别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发展优势和特色专业,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