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没了,我们还有双手!”

2008-06-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可 我有话说

在绵竹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绵竹市体育中心,现在住着汉旺镇、清平乡、天池乡的3000多人。唐仁富一家五口就住在足球场上一个12平方米的蓝色帐篷里。

6月4日早上6时,唐仁富一家人陆续起床了。自5月17日被解放军从老家天池乡山上救出来以后,他们已经在这儿住了大半个月了。

36岁的唐仁富起床后卷起

了帐篷的门帘,妻子陈明珍打开了收音机。收音机是捐赠来的。唐仁富八十多岁的父母起床后就沿着跑道锻炼身体去了,8岁的女儿唐静边听收音机边起床。

“我们不能坐在帐篷里等救济,家没了,我们还有双手!”唐仁富一边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招聘信息,一边和妻子陈明珍商量着出去找工作的事情。这次地震让唐仁富家的几间房都倒塌了。唐仁富以前工作的磷矿也塌了,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失去了。幸运的是,唐仁富带着40位工友跑了出来。

早7时,安置点里响起了国歌声。国旗下,8岁的小唐静和其他孩子一起,郑重地向国旗行少先队礼。与此同时,唐仁富拿着小桶去打一家人的早餐。成都军区驻绵竹部队在安置点设立了赈灾饮食供应站,受灾群众可以在那里免费就餐。

吃完早饭,小唐静穿着花裙子,背起新书包去上学――绵竹市桃李艺校在安置点附近的帐篷进行免费授课。唐仁富和陈明珍夫妻俩送走女儿,便走向安置点门口的绵竹市人力资源市场,从5月25日起,这里专为受灾群众提供招工信息,唐仁富同乡的几个人都是在这里找到了新工作。唐仁富的父母收拾完“家”里的一切,也出门去安置点的路口卖香烟了。为两位老人出去摆摊的事情,唐仁富和陈明珍夫妇俩没少劝,孩子奶奶的腿被滚动的山石砸伤,还没完全恢复好,可是老人不为所动:“不想让儿子和儿媳压力太大,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干得动!”

上午9时,桃李艺校的女老师教小唐静和其他10多个小朋友唱《感恩的心》,这些幸存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受灾乡镇,素不相识,但在这里,他们成了好朋友。而此时,在离艺校不远的人力资源市场,唐仁富、陈明珍正站在江苏省亨威实业有限公司的摊位前,俩人对这里招聘缝纫工、搬运工的广告产生了兴趣,陈明珍以前做过缝纫工,有信心干好,夫妻俩决定一起填写报名表。

上午10时,小唐静又走进“仁爱学堂”帐篷学校学习文化课。这里有好几所志愿者办的帐篷学校,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这时,唐仁富夫妇俩已经从人力资源市场回到家,陈明珍又出门去不远的供水点洗衣服,唐仁富则跑到附近的帐篷超市去买酒,他的老父亲总念叨着要喝一点酒。

临近下午1时,唐仁富打回了午饭,今天的菜是他最爱吃的洋葱肉丝。唐仁富的父母回来了。唐仁富的父亲平时喜欢喝两口,小唐静的奶奶也能陪他喝上一点。一家人打开刚刚买来的白酒,就着菜和昨天村里刚发来的捐赠牛肉罐头,边吃边聊,有说有笑。

下午14时,小唐静跑去“大爱智德”爱心帐篷学校参加心理辅导。志愿者老师让大家画出心中的图画。小唐静画了一个大房子,画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她。“这就是我以后的家!”小唐静告诉老师,她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建又结实又宽敞的房子。

下午15时30分,有一些志愿者来安置点捐赠图书,小唐静和其他孩子有秩序地排好队领取图书。这时,有志愿者挨家挨户来发粽子,陈明珍赶快接过来,在安置点这些天,几乎天天都有志愿者来提供帮助。接过粽子,她连声道谢,志愿者们笑着摆摆手,又到别的帐篷去了。

下午16时,唐静和其他小朋友在帐篷学校外的空地上边跳舞,边唱刚学会的歌。不远处,孩子们和志愿者们一起踢足球,打羽毛球。欢笑声、打闹声不时传来。吃晚饭的时候,唐仁富夫妻俩把外出打工的决定告诉了父母。两位老人点点头:“去吧,等生活好起来,房子建起来,咱们一家人再在一起好好过!”

21时30分,唐仁富一家关掉收音机,准备休息。不远处,灯光一片明亮,活动板房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本报四川绵竹6月5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