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2008-06-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我有话说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人们关注的重点很自然地集中在地震灾区的遗产,尤其是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上。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群众团体,从专家学者到基层百姓,表达出共同的心声――


藏羌碉楼本报记者李韵摄

汶川大地震中,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损毁,尤其是川北重灾区的羌族文化遗产更是遭到了重创。此事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抗震救灾关键时刻,在地震现场明确提出要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这席话在文化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温总理的讲话,“显示了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文化视野,这也是文明古国所具备的文化情怀。”

民族建筑损失惨重

汶川大地震不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且造成羌族建筑的大面积毁坏。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汶川的罗卜羌寨、北川小寨子沟等羌族风格独特的羌寨损毁严重,其他羌族民居也倒塌过半,损失惨重。

以碉楼为标志的羌族建筑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遗产。四川境内的10个藏羌村寨及520余处碉楼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清单。碉楼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家园。

资料显示,羌族居所多“依山而居,累石为室”,理县桃坪羌寨就是最典型的羌族建筑。羌寨内最高大的建筑就是碉楼,它的作用犹如烽火台。一座座古老的碉楼如宝剑直插云霄,有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羌族聚集区,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这样的碉楼,成为羌寨独特的文化景观。

根据6月6日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情况,在地震中,桃坪羌寨局部垮塌,布瓦黄土碉、直波碉楼、丹巴古碉群出现严重险情。为了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几经周折,记者终于与四川阿坝州文物管理所副所长范永刚取得了联系,当时他刚刚完成重灾区文物损毁情况调查。从5月28日起,他与同事一起奔赴汶川、茂县、理县、黑水等重灾区,冒着余震中山上频频滚下的飞石和山体随时崩塌的危险,坚持到达地震现场,获取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范永刚介绍,阿坝州的藏羌建筑主要分布在理县、茂县、汶川、马尔康等地,在此次大地震中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其中,马尔康县的直波碉楼顶部垮塌,楼体呈现肉眼可觉的倾斜。卓克基土司官寨的顶部震前刚刚维修,未出现损坏,但墙体明显向外凸出;理县的桃枰羌寨10%的建筑垮塌,剩下的也均是危房,在余震中随时可能垮掉。甘堡藏寨的建筑损毁更为严重;茂县的黑虎羌寨一半建筑垮了;汶川县的布瓦碉楼原来有2座用石头砌成的石碉和3座用黄土夯成的黄土碉。地震后,石碉全部垮塌,1座黄土碉顶部垮塌,未垮部分也出现严重的纵向裂缝,岌岌可危。范永刚特别强调,由于建筑方式上的特殊性,有些羌族建筑从外表看没问题,有的甚至看起来毫发无损,但进入内部却发现,楼体已受损成危房。所以他提醒当地安置在危楼附近的群众,一定要注意安全。

范永刚还提到,位于汶川县城附近的姜维城古文化遗址也受到重创。这个包含着从5000年前至明清的文化遗存,揭示出羌族在历史上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同时,羌族碉堡作为一种居住和军事两用的独创性建筑,在建筑学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更难得的是,遗址还残存着汉、宋两代的城墙。地震不仅摧毁了所有城墙,而且使遗址周边的山体严重开裂,最宽的裂缝达30厘米。这些山体还在不断地塌方,对遗址构成极大的威胁。说起文物的损失,范永刚十分心痛。

民族记忆遭受重创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国家非物质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介绍,羌族历来以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而被文化史家们所瞩目。羌族的开天辟地神话、图腾祖先神话、大禹出生地及治水的传说、长篇叙事诗《羌歌大战》、巫师所传的经书、丰富多样的民间传说故事、多声部民歌、羊皮鼓舞、独特而含义丰富的仪式、图案绚丽多样的刺绣和剪纸、碉楼建筑艺术、颜色崇拜等等,融汇了游牧、农耕、战争,以及与自然抗争等内涵和理念。

此次受灾严重的北川县隶属绵阳市,是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还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乡,有丰富的大禹文化遗址遗存,羌族人民至今还每年祭祀大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它命名为“大禹文化之乡”,在这里召开过多次全国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北川的羌族村寨、古碉楼、羌绣、羌族史诗、羌族民俗、羌族服饰文化、羌笛、羌戏、羌舞、羌族民歌与音乐等文化遗产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向重视羌文化,第一批、第二批名录里都有羌文化的项目,包括羌笛、汶川的刺绣等等。然而,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更深刻地认识羌文化时,它遭到了摧毁性的打击。冯骥才认为“这个打击不仅是对文化本身,还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对一个民族文化存在的打击。”

对羌族人民而言,地震让他们失去的不只是家园、亲人,还有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档案史料的传承。正如绵阳市文物局副局长唐光孝所说,此次地震对羌族文化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整个羌族1/4的人聚居在北川县,绝大多数羌族文化研究展示的中心都设在北川。在地震中,羌族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禹纪念馆、羌族民俗博物馆、禹羌文化研究中心等文化场馆悉数倒塌,300余件羌族文物和羌文化档案资料、大禹研究史料文献都被埋在废墟中。

对于这些被深埋于地下,可能永远无法重见天日的文物,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羌族的碉楼、羌寨,祭祀用的山神塔、羌族婚丧嫁娶中的服饰,以及羌族狩猎用的弓弩等,至今都有1000多年的历史。“像那把古羌族人狩猎用的弓弩,3米多长,是中国惟一的一把,这次毁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了。”高泽友有些哽咽。

地震导致房屋倒塌,大量代表羌族民间文化的文化器物,如执行人神交往的“端公”的法器,羌族服饰、乐器等被埋或遭严重毁损。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也有不少遇难或受伤,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传身授来传承。会羌语的长者、通晓羌族历史文化的“端公”等对羌文化的记述和传承至关重要,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去世,对羌文化传承影响巨大。

高泽友说,北川文化馆5名正式工作人员在这次地震中全部遇难,北川知名的羌文化研究专家谢兴鹏也在本次地震中遇难。而会吹羌族乐器羌笛的一名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现在羌族中会吹羌笛的仅剩几人。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认为:“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中国羌族文化有可能成为绝响。这种口口相传的文化可能从中国消失。”

抢救行动刻不容缓

由于种种原因,已经进入国家名录的保护项目与大地震之前羌族的文化现状相比,数量还是太少。而猝不及防的大地震给羌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破坏,不仅人员伤亡,附载了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也被严重破坏,传承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断。紧急实施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项工作,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政府部门行动起来了。国家文物局正在认真研究落实温家宝总理5月22日视察北川县时关于保护羌族特有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编制保护规划,在保护实施工作中坚持原址保护的原则,注意运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保留传统形式、传统功能,保护好藏羌碉楼等民族文化遗产。单霁翔局长表示,桃坪羌寨、布瓦黄土碉、直波碉楼、丹巴古碉群的修复已经纳入计划,预计在7月份开始陆续实施。

博物馆行动起来了。据高泽友介绍,他与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的同事们正试图尽可能地从废墟里多抢救出一些文物和资料。中国民族博物馆也启动了羌族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项目,向社会广泛征集相关图片、资料、实物。第一阶段征集来的图片将于“文化遗产日”当天在民族文化宫展出。

专家学者也行动起来了。据悉中科院有几位专家去灾区调查后,向国家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羌族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重建;第二,要坚持就地安置、集中安置的原则,充分保护羌族文化特有的存在环境;第三,结合城镇和居民点的重建,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建设;第四,引进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羌族民族文化的抢救和重建方式。

5月30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座谈会”在北京举行;6月1日,“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各高等院校、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华文化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从事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因为一个共同的心愿――“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而坐在一起,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冯骥才认为工作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就是到现场调查,在灾区以羌族为中心进行遗产情况、传承情况调查,特别要调查震后情况;第二,归纳调查结果,并分出等级;第三,专家们提出保护方案。他很有感情地说:“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现在我们的母亲被压在废墟下,我们一定要进行抢救。”

羌族学者、民族文化宫馆长雍继荣提出,要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纳入政府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总体规划中,纳入抢救地区城乡建设规划当中,纳入各届政府的考核指标和财政预算。

北川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原主任赵兴武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充满希望。这位自称“北川老羌”的汉子反复对记者说:“只要有人在,羌族文化传承大有希望!”记者发稿前,收到一条他的短信:“黑色‘5・12’掩埋不了我们民族的辉煌,羌家儿女的脊梁不会弯曲,巍峨的碉楼永矗羌山之巅,高亢的羌韵必将在废墟上重新响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