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沙遗址又有重大考古发现

2008-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余长安、贾宇 我有话说

两座商周大型宫殿基址的发现使金沙“王都”宫殿遗址区被确认

本报成都6月15日电记者余长安、贾宇今天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金沙文化遗存重要分布区成都市黄忠村金沙朗寓工地,经过一年多发掘,取得重大成果。编号为F160和F161两座商周时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的发现,使金沙遗址大型宫殿遗址区得到确认。

前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张忠培教授、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四川大学林向教授等国内知名考古专家进行讨论和初步评估后认为:金沙朗寓地点商周时期大型建筑基址是金沙遗址继2001年祭祀区发现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专家认为,F160、F161两座大型建筑基址与1999年“三和花园”地点和2006年―2007年“金牛城乡一体化5号A”地点发现的商周时期大型建筑基址时代相当,结构相同,建筑走向一致,位置毗邻,应属同一大型建筑群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三个地点的大型建筑基址所组成的建筑群等级高、规模大、结构严谨、布局有序,与金沙遗址同时期中小型建筑基址判然有别,应属金沙“王都”最高统治者使用留存的重要遗迹区――宫殿遗址区。

“这两座大型宫殿基址的发现,印证了此前对于‘三和花园’和‘金牛城乡一体化5号A’地点建筑基址为宫殿基址的初步判断,使金沙遗址大型宫殿遗址区得到确认。”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沙遗址工作站站长张擎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黄忠村位于金沙遗址祭祀区以北约700米处,与祭祀区隔河相望。截至目前,在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90米范围内,发现了10座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三和花园”地点5座,“金牛城乡一体化5号A”地点3座。这10座建筑基址相互平行或垂直,呈西北―东南向或东北―西南向;结构相同,均为有大型木柱支撑的木(竹)骨泥墙式建筑,与金沙遗址同时期没有大型木柱支撑的中小型建筑基址判然有别,“有无大型木柱支撑是区分建筑基址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掘从2007年4月开始,共布探方18个,揭露总面积约2750平方米,共发掘出商、西周时期建筑基址7座、窑址4座、灰坑33个、灰沟2条,出土陶器、玉石器若干。“建筑方式上,使用木骨泥墙方式构筑墙体,对称等距离埋设大型木柱用以承重;建筑结构上,在主体建筑外建有廊庑一类的附属建筑;建筑群空间结构上,采用‘前朝后寝’的复合四合院式布局方式;室内空间划分上,采用横向平列式的分割形式;单体建筑的规模上,大小相当,面积大都在100―500平方米间。”张擎指出,在这些方面,金沙遗址宫殿建筑与我国商周时期其他宫殿建筑相似,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差异,“黄忠村宫殿建筑中未发现有夯土台基遗迹,都是平地挖槽起建,这种建筑特点或许和南方地区雨多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在建筑群布局上,黄忠村宫殿基址的建筑风格要比中原地区三代宫殿建筑群开放,单体建筑之间各自独立、互不联属,闭合并不严密,也没有发现专门的围墙将宫殿建筑与外界隔绝;宫殿区在北,祭祀区在南,两者隔河相望的格局与其他都城遗址不同。”

张擎告诉记者,金沙遗址大型宫殿遗址区的确认,为研究金沙王国的都邑形态、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极为难得的重要资料;为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展示金沙遗址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提供了有力物证。

对于下一步工作,张擎表示,将以三星堆遗址和十二桥遗址出土的用茅草或树皮覆盖屋顶为参考,对黄忠村宫殿建筑进行复原;同时,继续深入比较研究黄忠村宫殿建筑与我国商周时期其他宫殿建筑的异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