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道路阻隔,生命隔断!北川、茂县、汶川……成为牵动亿万人心的一个个“生命孤岛”。
临危受命。武警交通部队从西藏、青海、云南、重庆等7省区市紧急抽调精兵强将,火速开进震区,为灾区人民铺设一条条“生命之路”。
突破咽喉之战
震中映秀,世人关注。
公路隧道震裂坍塌,桥梁扭曲得像麻花,大段大段的路基被大山掩埋。余震不断、滑坡频发、飞石如雨。映秀成为一座“孤岛”。
武警交通指挥部石兆前主任、刘学政政委紧急从北京飞抵成都,坐镇一线指挥抢通。所属一总队总队长许茂、政委刘根水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率领部队向映秀挺进。
友谊隧道,是通往震中映秀的第一咽喉。强烈地震已使隧道顶部裂缝,摇摇欲坠。刚刚支护完成的拱架,因为一次5.7级余震再次出现险情!如果不及时加固,隧道随时可能发生垮塌,前面的战果将功亏一篑。指挥部副主任陈振有将军,第一个站上装载机,带头冲进隧道。
余震挤压山体不时传来“轰隆隆”的闷响,洞顶剥落的沙石像下雨一样打在装载机上。幽长的隧道像一头张开大嘴的怪兽,随时会吞噬掉抢险的官兵。但官兵们奋勇向前,42小时的生死拼搏,官兵们用生命和热血开辟了都江堰至映秀45公里的生命通道,赢得与死神赛跑的胜利。
吃掉塌方“糖葫芦”
官兵们不仅是勇猛劲旅,更是智慧之师。在这场决战生死之路的战斗中,他们人人是精英、个个是骨干。
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抢险现场作业面十分狭窄,官兵们苦于有力使不上,严重影响抢通速度。一总队三支队工程师文茂带领4名测量兵,徒步勘测20公里后发现,要快速吃掉大大小小塌方体形成的“糖葫芦”,不能按常规一个一个清理。
经过一番研究,文茂提出“先头部队快速推进,多点作业、分段突击,大部队随后加固拓宽”的抢通方案,立即得到突击队员的认可。仅用42个小时,就清理塌方28处上万立方、修复3条隧道、加固3座桥梁,胜利打通通往震中映秀的道路,为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开辟了最快捷的“生命通道”。
映秀通往卧龙的咽喉烧火坪隧道,地震中遭到严重挤压变形,混凝土路面翘曲、下沉。更可怕的是,其中近300米长的隧道顶部严重开裂,若不进行紧急加固处理,将随时面临垮塌。针对岩层严重破碎、瓦斯浓度大和地质构造复杂的特性,隧道工程师唐怀军带着助手吃住在隧道口,随时观察、检测余震中隧道的相关数据,拿出了“钢支撑挂网喷锚”施工工艺,使难题迎刃而解。
不动老百姓的救命粮
“堰塞湖导致公路受损,茂北7万多名群众无法领取救援粮食!”官兵们迎难而上,冒着乱飞的滚石,一点一点开通道路。
两岸受困群众拾来柴禾,扎成一只只火把,自发地加入抢险队伍。机械大灯、手电筒、火光交织在一起,把整个堰塞湖照得如同白昼。
路基一点一点地向前延伸,35个小时艰苦鏖战,受损道路终于抢通。早已守候在现场的群众兴奋得像一群孩子,纷纷欢呼起来:“路通啦!我们终于可以吃上大米了,谢谢武警官兵!”。群众并不知道,官兵们在施工工地守着大米,却靠方便面充饥。
受土门堰塞湖阻碍,运往北川的大米等救援物资,就滞留存放在部队临时宿营地旁。一天,北川县委常委、副县长瞿永安路过现场时,见到昼夜奋战的官兵每天仅靠方便面充饥,执意要给部队送来10袋大米。可他刚一走,茂北抢通指挥所政委李生荣就说:“老百姓的救命粮,我们怎么能随便动用呢!”随即带领官兵又把大米全部搬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