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后工程时代的三峡库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2008-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阚如良 我有话说

随着三峡工程进入收获期,三峡库区也即将进入“后工程时代”,工作重点需要实现从“移民”到“富民”的战略转移,旅游产业也需要实现战略性转型。一方面,三峡库区移民工作重心应从“搬得出”转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上来;另一方面,因工程投资拉动效应的逐年弱化,靠工程外力推动库区经济增长的模式需要转到内

涵式增长的模式上来。而实现这两个转变,三峡库区面临着移民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不仅要发挥其先导产业和富民产业的作用,承担起富民安邦的使命;更需要发挥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性的生态产业优势,承担起永葆长江生态文明的使命。

旅游是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有效方式,发展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为此,需要从构建和谐库区的战略高度,跳出旅游自身的局限,重新审视后工程时代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转型方向,重点做好四个“促进”。

一是促进库区产业转型。旅游业通过产业的波及作用向上游产业、下游产业和互补产业延伸,形成以旅游业为纽带的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工业、农业和三产服务业的转型。随着三峡旅游市场日益扩张,需要从传统的“小旅游”转为“大旅游”,以旅游产业统筹库区三次产业要素,大力发展旅游加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娱业、旅游商贸业等,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三峡库区的第一支柱产业。

二是促进三峡文化传承。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长江三峡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山水画廊,更是中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三峡旅游产业需要从依托天赋峡谷山水资源向融合三峡文化的转型,在开发和利用好三峡山水风光的同时,高度重视三峡文化尤其是移民文化的旅游开发,让三峡文化进入旅游消费要素,让游客随时随地感受三峡文化。

三是促进库区生态文明。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产业,也是典型的生态替代型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应建立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上。三峡库区生态敏感性强,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旅游消费方式,把三峡库区旅游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生态旅游价值观、开发观、消费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产业。

四是促进库区社会和谐。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不能只局限于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和投资业主的商业收益,而应成为社区居民致富的渠道,提高当地居民及相关利益者的生活幸福程度,这是“负责任旅游”理论的核心思想。因此,要发挥旅游业这种资本的民间转移支付功能,探索旅游开发式移民的新途径,将库区移民致富与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构建移民参与库区旅游并致富的有效渠道,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促进库区和谐的富民产业。

三峡库区不仅是一个旅游资源富集区,更是一个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涉及到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局和长江经济带的崛起,更涉及到百万移民的生产生活。因此,要从促进库区移民致富稳定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库区和谐社会和展示我国国际形象的战略高度,把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纳入到“后工程时代”三峡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支持。

一要把三峡库区划为国家旅游主体功能区。三峡库区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又是社会经济转型矛盾突显的集中区。在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中,将三峡库区作为“限制开发区”,明确定位为国家级的旅游主体功能区,重点发展旅游产业,从资源补偿、生态补偿等方面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库区产业结构、促进移民就业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重点扶持与旅游业相关的骨干交通网络与城镇基础设施、地质灾害治理与安全保障、航道治理与岸线优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乡村建设与农业发展等,确保三峡库区旅游产业朝着促进库区移民致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转型。

二要切实调整后工程时代的库区扶持政策。现有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天保工程、地质灾害治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专项基金的安排,要尽可能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扶持旅游第一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新的旅游产业政策,遵循重大工程反哺库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探索实施水电反哺旅游及生态补偿政策,改进三峡移民后续扶持政策和三峡产业发展基金使用方向,增加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总量,加强三峡旅游公共品牌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旅游项目投入,确保三峡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探索旅游对口支援库区的新模式。一方面,以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为契机,鼓励省际、省部(委、局)在旅游资源富集、移民相对集中、区位交通便捷的地区,共建移民旅游示范区,探索旅游开发式移民的新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倡导“中国人游三峡・全民对口支援”行动,创新探索旅游对口支援库区移民的新模式。(作者单位:三峡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