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从单纯规模扩展转向价值提升
中国工程院原
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
我想提两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是关于我的专业光通信的问题。光通信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也有人很担心。我本人认为光通信的前景还是不错的。由于移动通信的发展很好,有些人认为有线的发展有限。目前固定电话的数量不增反减,因为光通信是有线的,所以大家感觉到光通信没有前景了。但是移动通信不等于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终端接入是无线的,但是干线和城域网基本上是有线的,所以大部分地方还是要用到光通信手段。移动通信的发展同样需要光通信。
再说,现在业务发展,已经从电话语音发展到数据和图像。而数据和图像对带宽的要求不是成倍增长而是呈数量级增长,呈一到两个数量级增长,因此对带宽的要求非常高,而无线受制于带宽。无线技术再进步,在频谱上还是受到限制。因此,真正新的业务在带宽上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有线,要靠光纤。目前,光纤到户已经在中国起步,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所以我想,光通信的发展不会就此垮掉,也不会让位于无线通信。但是我们国家也有一个问题,光纤光缆产能过大。因为现在我们在世界上已经占了相当比重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市场都吃下来,而且市场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发展。那么,既然武汉处在一个龙头的位置上,在全国怎样进行协调组织。作为武汉的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怎么样能够把行业组织起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提升这个产业。
第二是关于光谷的发展规划。在我看来,这个规划是很好的。现在我们怎样贯彻科学发展观,怎样建设和谐社会,都值得探讨。就中国光谷的发展上,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规模扩展转到内涵的提升,转移到价值提升。因为单从规模上讲,现在在国际上我们很多的产品已经占了相当的比重,也引起了很大的矛盾,所以不能再单纯地依靠规模发展。怎样提升价值?我们要以创新来提高我们企业的价值。总的看,我认为规划的产业结构是比较合理,但产业内涵有待提升。我为什么要这么说,东湖开发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000多家,但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是1500多家,说明还有一部分我们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个问题值得重视。整个规划大量地谈到了要达到多少产值,这个目标很宏大,很有气魄。但是,我觉得不仅要求规模扩大,需要有多大产值、多大收益,更要注重技术内涵的问题。我建议看两个指标,一个是研发投入比。我国采用了国际上划分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果,而没有采用其划分的标准。国际上划分下来叫高新技术产业,我们也叫高新技术产业,人家说电子通信是高技术产业,我们也说电子通信是高技术产业。但是人家为什么定这个叫高新技术产业,因为研发投入占它的销售收入比重很高,一般的要达到10%左右。航天航空更高,达到了20%以上。而我们国家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只有2%左右。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大量的加工业,依靠来料加工,没有技术内涵,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建议我们能更多地关注这种差距。所以我建议大家观察一下,研发投入与企业的销售收入相比到底占多少;第二个指标,工业增加值是多少,工业增加值率是多少,就是工业产出中,增加值比例是多少;这个数字我们跟美国差一倍,美国是50%左右,我们国家只有20%多。并且信息产业比全国其它工业还要低。因为我们没有自主技术。所以我们要分析一下两千多家企业里面,到底哪些是真的已经达到了高技术企业的标准,哪些还没有,要鼓励它促进它去进步提高,这方面应该更多关注。要做到这个,就必须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特别是要做好产学研结合,因为我们这里有大量的高校,还有很多的研究所,技术的源头是有的,但怎样利用好这些研究成果和我们的产品开发、产品生产相结合并很快做大做强,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抓住机遇,打造产业链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从开始的论证到现在我参加了几届论坛与光博会,一次比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它的发展,刚才有个数据从2001-2007年东湖开发区产值发展翻了两番,这个发展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其间有一段时间是网络泡沫时期,武汉光谷坚持下来了,度过了外部环境最不利的时期,现在又到了发展的高速时期,我们找到了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今天我听武汉烽火公司的同志说,他们现在在FTTH产品方面订单很多,已经供不应求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情况。
在此,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点就是抓住机遇,把光电子器件真的搞上去,现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到今年2月底是2.2亿,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使用国家,带动了网络流量很大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固网运营商干线上3%的带宽用于话音,97%的带宽用于互联网。去年一年注册的宽带用户就比前年增加了28%,而带宽的增长率远高于用户的增长率,一年增加超过100%,这就给予了光通信产业发展很好的机会,我认为要抓住这一机遇好好发展。我们今天上午召开了光电子论坛,但在光谷的产业中光通信系统设备、光纤光缆和光电子器件这几方面比较,光电子产业的比例还不是很高,而光通信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光纤到小区和光纤到大楼,光电子器件是关键,否则成本降不下来,就难以推广。现在系统的成本降低了,光纤的成本按单位长度看比面条都便宜,关键是器件的成本了。光器件的花样是很多的,光无源器件也有很多作用。现在在这上面可能要下点力气,这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第二,融合的机遇,现在国家提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其实武汉相对于其他的地方既有信息化技术力量和产业基础又是国家的工业基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武汉的条件很好。这里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华中数控现在跟大连机床合作很好,原来武汉华工的激光用在机械加工的技术也搞得很好。我们国家现在很重视节能环保,日本有报道说,在大楼里布放大量传感器利用光纤联网,分时段分楼层和房间来自动控制空调与照明,大约能节约一个大楼日常运转30%的能耗,这是非常可观的数字。国家非常重视反恐,在城市重要地区摄像头等传感器将大量使用,甚至家庭的门窗也可以安装用于安保。除了安保外,传感器还大量用于环境监测以及工业应用。传感的图像需要用通信手段,例如光纤传送,光纤传感器也有很多用途。总之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能够起重要作用。武汉光谷可以先从光纤传感器入手,正好是一个机会。
第三点是建议打造产业链,武汉有很多知名高校和很多的国家研究所,也有很好的企业,光谷目前起到了将他们聚合的作用,但现在很多时候是物理位置的集中而还没有有机的结合或者说还未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国家现在组建国家实验室,目前仅有几个,武汉就有光电子的国家实验室,这是非常难得的,实验室的理事会也有产学研方面的代表性专家参加,但还没有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实验室是搞基础研究的,但基础研究并非不能与产业有关联,很多的基础研究,它的题目来源也是应用和需求,产业中也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从基础研究入手解决,建议实验室的方向和选题多听听研究院所和企业的想法。另外,产业链不能仅仅考虑制造企业的上下游是否紧密结合,还需要将制造与运营结合,即将产学研合作扩大到“产学研用”合作。武汉烽火等公司已经开发出IPTV等技术,光纤入户(FTTH)的技术也日趋成熟,但其推广离不了运营商的支持,这里不仅是电信运营商,而且还有广电运营部门,不解决三网融合的体制问题,宽带接入的推广始终进展缓慢。全国性解决三网融合的体制问题难度很大,但在武汉市或湖北省,地方政府对属地的电信与广电部门是有影响力的,武汉还是“两型”社会的试点城市,能否在这方面为全国创造经验。光谷有一批中小企业,他们没有足够的市场力量也不可能深入了解所在技术领域的专利状况,政府能否创造一些环境,建立一些专利中心和市场信息服务中心。以手机为例,手机有很多专利,一般手机企业没有能力做专利的全面收集与分析,如果政府支持建立的行业专利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某一行业的专利资料,看一看哪些专利是可以用的,或有必要购买的,将对企业有很大帮助。此外中小企业能不能跟大的企业组成产业联盟,通过大企业为中小企业的产品实现市场化走向市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互赢的机制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希望光谷在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和自主创新方面发挥试点区的作用,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光谷应该着眼于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干福熹
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以后我们的光谷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听得比较多的,我们是在规划生产和产值方面的事,光谷如果像目前规划上说的,到2020年,要在光电子领域代表我国在全球的创新和新产业上占优势,光谷成为全球光电子产业的中心之一。我们自己要估计一下,我们的发展是成为一个大的高技术产业基地还是强的基地,要代表我国取得全球的创新和产业优势,我觉得还必须在创新上大大下功夫。光谷目前具备了创新的环境和储备了创新人才,光谷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种战略的正确,但是,创新仍然很不容易,创新要做出具体的东西来在世界上有影响。所以,要有具体推动创新的资金。
风险投资在理论上说是很应该的。听说创业板股票今年要推出了,但是马上有经济学家评论说一般股民不要去买,轻易买是要亏本的。这个很难,但是我还是很同意他这个观点。
政府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从中国目前来讲,企业一般是支持不了大的创新项目的。大企业要有很大的远见才能投资光电产业创新。光谷主要还是靠政府来支持,这几年光谷发展很快,离不开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支持。但是过了五年十年呢,光谷自己发展的高技术优势怎么形成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问题。
我再举个例子,消费电子是人人知道的大产业,关于一个蓝光光盘的竞争,索尼和东芝两个集团的竞争。东芝已经退出了,现在只有蓝光(BD)一个标准。我说我们要站在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东芝集团的HD-DVD投入了几十亿美元进行开发,但是现在自行断臂。但是那个月它的股票值上升了5%到6%,它在一个方面输了,但是并不会垮掉,在其他方面可以弥补。国内有很好的分析文章,说得很好。
我想可以看得更广一点,不光看一个产品一个厂家,很多事情是连在一起的。在目前情况下,我常说,在光电子产业上中国是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我们的高新区不光要成为一个规模和产值很大的高新区,还要成为一个很强的高新区。这是我对光谷的期待,可能有很多的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光谷也有这种期待。这件事很值得我们理一理,想一想抓哪些事情可以实现这个。
中国目前在转折的关键期,中国有没有准备和能力,在这些关键领域中做些努力和突破,所以,我们光谷的任务很重,压力也很大。做出的这个东西是要在国际上站得住才行。可能我的看法多一点理性化,我想还是从这个方面去做,以赢得国际国内的地位。
光谷应该重视和发展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协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樊明武
广义上来讲带电粒子束也是属光,如伽玛射线、电子束等。核技术应用可分成两类:动力核技术和非动力核技术,动力核技术应用如核电、核潜艇等,核电站的经济效益已给人很深的印象。但实际上,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也就是基于射线如伽玛射线、电子束等的应用,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的应用领域广,节能、环保。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在工业上,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和钴源产生的γ射线进行辐照加工,如常规塑料改性,生产辐照交联电缆、热缩套管、电缆附件等;辐照技术也用于生产导电塑料、磁性塑料、抗静电塑料、自降解塑料、抗紫外、耐老化塑料、阻燃塑料等。辐照加工与建材工业的结合,生产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水硬性凝胶材、高性能混凝土等。辐照加工改善了许多材料性能,如模具、工具、电子封装料,底板、传感器材料;辐照加工用于杜仲胶热刺激型形状记忆材料的开发(异型管接头、温控开关、儿童玩具、医用功能材料),聚合物基PTC(正温度系数)材料,过载保护热能电阻,自控温加热器件,自控温电热带,限流开关,温度传感器,自恢复保险丝,环境友好绿色复合材料,PLA聚乳酸,PGA聚羟基乙酸,PHB聚羟基丁酸酯,PCL聚已内酯,PLGA,可生物降介材料,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全动态硫化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发,(汽车配件、建材、门窗、封条、防水卷材)。辐照加工与化工结合,生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PEO,PAN,PMMA,PVDF-HFP体系。固态电池电解质PEO/Li+-MMT(聚环氧乙烷/蒙脱土)。聚偏氟乙烯一六氟丙烯共聚体系(PVDF-HFP);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同位素燃料电池等都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例子。农业方面:农产品的辐照加工、保鲜,种子改良;甲壳素,壳聚糖辐照改性,多糖类天然高分子(淀粉、甲壳素、纤维素、木质素)的开发应用。在医学中,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治疗挽救或延长着无数的生命;基于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诊断装置,如PET为癌症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有效手段。此外,还有以同位素为放射源的核仪器仪表,以同位素为示踪剂的矿藏探测,如石油探测;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污水及污泥的处理等。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在国外已形成产值数千亿美元的大产业,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目前辐照加工的大国有美国、西欧、俄罗斯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它在核军事和核基础科学研究中积累的核科学知识、技术手段使它在民用核技术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链的发展,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其经济规模与就业人数超过核电,对国家GDP增长有重要影响,其产值约占GDP的2-5%。据美国核学会统计,1994年美国民用核技术非动力产业的年产值已达到2570亿美元,是当年核电产值(730亿美元)的3.5倍,占美国GDP的3.9%,并创造了约370万个就业岗位。1995年美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链产值对美国GDP的贡献为当年GDP总量的4.7%,达到3310亿美元,为当年核电产值(902亿美元)的3.67倍,提供了395万个就业岗位。在美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带给社会带来的就业机会大于电子,印刷出版和旅馆业,两倍高于法律业,三倍高于航空业。美国如果把动力和核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加在一起,其产业产值相当于加拿大经济的72%,西班牙经济的75%,大于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和荷兰经济。两倍于比利时,瑞典和阿根廷,六倍于以色列,八倍于爱尔兰经济。
应继续重视武汉高校人才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勇传
光谷的发展也离不开武汉高校的人才优势。武汉地区在光电子领域具有相当的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相关科研院所知名的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船重工717研究所等,并在近年筹建了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是6个国家实验室中唯一与光电相关的。激光领域在国内居于前列的企业有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发源于武汉光谷而落足深圳的国内最大激光企业大族激光,也在今年年初收购了位于武汉光谷的金石凯激光,加入武汉光谷的建设者行列,目前,武汉光谷已经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群,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信息光电子领域,相关的知名企业有烽火通信、武汉电信器件公司、光讯科技、长飞光纤、华工正源光子等,Oplink、台达光电等公司也纷纷在武汉设立研发部,这些公司的产品涉及光通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可以说,众多的科研院所为武汉光谷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而激光和光通信构成了武汉光谷的两大支柱产业。
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FTTH的发展,给了武汉光谷新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将激光和光通信这两个产业发展壮大,才能不负“中国光谷”之名。光谷的建设,关键在人才,我对武汉光谷的多家企业有所了解,发现这些公司的骨干员工,多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等本地院校,在一些激光和光器件公司,更是多数骨干员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和激光两个专业。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造成这种人才单一现象,看来武汉的软环境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光谷应积极整合力量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攻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兵器工业昆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苏君红
相隔六年后,我又一次来到武汉,这次参观学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光谷这几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取得了1300亿的产值,并已成为我国的光电子信息的产业基地,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知名的科技产业园区,已基本建立起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自主创新平台。我相信今后武汉・中国光谷必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在世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在经济与国防的建设中,光电子技术必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我的一点建议是要积极参与国家的重大专项的攻关活动,目前国家已批准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科研专项,它是引领前沿技术发展方向的关键电子器件,是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信息安全的关键,它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是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21世纪一个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通过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攻关更有利于打造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平台,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和培养一大批信息产业的人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自主创新,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这既为国家做贡献也为光谷的发展带来机遇。现在,世界环境对我国发展有利,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深入,我国正处在关键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把握和利用好发展的机遇。机遇是一种具有重大价值的客观存在,抓住机遇是社会实现非常规的跨越发展的重要条件,把握机遇能够促使事物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争取获得国家的、地区的和企业的各方面的支持。提升我们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