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助力抗震救灾

2008-06-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蓉 何平 李可 贾宇 我有话说

抗震救灾特稿

在灾区抗震救灾安置重
建的过程中,每一天,我们都感受到力量的汇聚: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人民军队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被另一种力量所深深震撼,这便是科技的力量。

决不让堰塞湖危害群众生命

汶川大地震瞬间夺去数万宝贵的生命,千万人受灾。此后,劫后余生的灾区人民又面临着堰塞湖的洪水威胁。汶川大地震后,成都、绵阳、德阳、广元境内形成大小34个堰塞湖,震后几天内,几个堰塞湖出现了溃决迹象,其中,库容量最大的北川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最严重,直接威胁着绵阳地区百万人的生命安全。

如果说,在抢险救灾的第一阶段,十万大军开进灾区,为抢救生命冲锋在前,造就了一个个生命奇迹,那么,在堰塞湖威胁面前,科学则更显示出不可或缺的力量。治理好堰塞湖,帮助灾区人民化险为夷,人们的目光聚焦于科技工作者。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面对巨大的科学难题,科技工作者如同战士听到军令一般,立刻投身到抢险战场。

要想尽早应急处置唐家山堰塞湖,就必须查清唐家山堰塞湖的情况。陆路进不去,就尝试水路;水路不行,就开辟空中线路。可唐家山能见度很低、气流变化莫测,飞机很难降落,几次直升机都无果而返。而这时的唐家山堰塞湖,上游不断来水,情况万分紧急。考察成员在气流不稳定的条件下,为了尽快踏勘堰塞坝,工作组和专家们不顾个人安危,就在飞机单轮着地的瞬间,纵身跳上了堰塞坝。

登上唐家山堰塞坝后,他们发现由于缺少对堰塞坝体进行监测的仪器设备和堰塞湖的地形图,不但无法掌握堰塞坝体的结构等情况,也无法估算堰塞湖内水量和来水情况。面对困难,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期待,感受到灾区百姓信任的目光。他们利用简易的观测设备,对坝体进行测量和分析。从坝体的顶端到低端,没路可行,他们就一边探路,一边查勘;没有钻机,他们就用镐头刨开堆积的山石和泥土,分析坝体的内部结构;没有测量仪器,他们就用皮尺一段一段地丈量。经过一天的艰辛勘察,他们硬是用几近原始的办法,初步掌握了堰塞坝体和堰塞湖的情况,为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制定唐家山堰塞湖的应急处置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直到深夜,各路专家还云集在前线指挥部紧急会商。根据现场勘察的图像资料和分析观测的水文、地质等数据,对照航拍照片,专家们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制定了在堰塞体右岸紧急开挖人工泄洪通道、对泄洪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采取应急防护措施的应急处置工程方案。随后,他们克服一切不利天气条件,争分夺秒地抢运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设备空投进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心愿,早一分钟泄洪,下游就多一分安全,一定要抢在堰塞湖蓄水位到达坝顶之前形成泄洪通道,确保下游百姓防洪安全。

与此同时,水利专家根据唐家山堰塞湖1/3、1/2和全部溃坝三种溃坝方式,演算出堰塞湖水直泄影响范围内需要转移疏散的人员,协助当地政府制定安全转移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让灾区群众尽快过上安定生活

在灾区的每一处,登高俯看,那一片片废墟仍然令人触目惊心,而另一边,一片片过渡房新区正在建设,灾区正在形成一个个帐篷小区,活动板房新区。那里,群众的生活有条不紊,大灾过后的灾区人民生活正在逐步恢复秩序。

一日三餐,油盐酱醋茶,吃穿住用行。这些往日平平常常的起居生活,在经历过大地震破坏后,显得无比珍贵。“安得广厦千万间”,如何在短时间内,让震后的幸存者有个临时的“家”,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此,党和政府百倍努力,科技工作者更视之为己任。

早在抗灾抢险阶段,后方的科技工作者已开始着手灾后居住安置的准备,研制适合灾区的居住设备,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紧生产,连日来,大批帐篷、活动板房源源不断运往灾区。6月3日,在绵竹市汉旺镇武都村的过渡房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来自天津多家建筑企业的建设者正在加紧施工。过渡房外观简洁大方,使用材料轻巧耐用。在绵竹的河兴新村,居住区后面,一口口锅架让受灾群众做饭使用,房内还提供可以挂东西的简易设备。“我们的过渡房可使用十年以上,这样就把阶段性使用与长期可用结合了起来。”二炮工程技术总队某安装团负责宣传的曹淼亮告诉记者。大灾过后,几百万人没有流离失所,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

“我们这儿防疫做得好,没什么担心的!”59岁的什邡市民于建国老伯已经来到街头和几个灾后重逢的老朋友喝茶聊天了。现在的什邡街头,几乎很少看到戴口罩的人了。为确保党中央提出的大灾之后无大疫要求,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艰辛努力。

在北京,大地震发生后,科技部立即组织编写《震后防病知识问答》,针对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食源性疾病等方面共30种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救灾人员及灾区民众应共同采用的防御措施。同时,针对灾区灾后居民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灾后防止食物中毒的10项具体措施、两项判断食物中毒,3项食物中毒之后简易处理的方法,以及灾区饮水安全的一些基本技术和方法。这些科学指导,有力地促进了灾区抗震救灾的工作。

在进入汶川县映秀镇的路口,记者看到,卫生防疫人员对车辆和人员仔细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来自安徽阜阳的医生侯现中指着脚边的塑料桶对记者说,他们每天都要按照比例配兑消毒液,像这样能盛40斤消毒液的大桶,每天要喷洒20多桶。

记者看到防疫点的桌子上有很多瓶瓶罐罐。工作人员介绍说,那些是含氯消毒剂,群众用过的碗筷先要经过洗洁精清洗,再统一送到这里进行消毒,在这里,高效环保的含氯消毒剂大显身手。

在九寨沟风景管理局,记者看到了环保厕所,据介绍,这种环保卫生间采用一次性降解塑料袋,每个人使用完毕后都会自动更换。工作人员会将已经使用过的塑料袋统一放入运便车中,再深埋地下,防止细菌滋生、传播。

在什邡市洛水镇的水电站里,记者看到一种新式净水器。它从自来水管接水,在消毒处理后经一个个水龙头放出。一些接水的居民说,“经过净水器处理过的自来水,喝起来就像喝纯净水一样,我们放心!”

在绵竹市汉旺镇的淋浴车前,十几名群众正端着脸盆排队等候洗浴。“真没想到在灾区还能洗上澡。”刘大姐对记者说,“夏天天热,洗个澡,再换身干净衣服,舒服得很。”工作人员介绍,淋浴车可以对水源进行过滤、净化和加热,每辆淋浴车可以满足10人同时洗浴,“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洗上千人”。

在映秀镇,驻渝某红军师某连指导员周兴江告诉记者,有了野战被服洗涤车,“即使在水源条件较差的地域,也能对地表水和洗涤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开展洗涤作业,一次能够洗一百套衣服,还能在1小时后自动烘干”。

汶川大地震,以其惨烈而震动世界。同时,汶川大地震也因新时期抗震救灾的时代特征而载入史册,这其中,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军民的万众一心,更有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科技为我们取得胜利平添了力量和勇气。

率先赶到重灾区彭州龙门山镇银厂沟的成都空军某部在消毒防疫,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科技功不可没。本报记者吴力田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